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4篇
综合类   9篇
水路运输   28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选取了4种锂离子电池的商品化隔膜产品,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隔膜材料的组成和结构特性进行表征;采用热重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隔膜材料的热性能进行分析;同时,进行隔膜材料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和吸液性的试验。结果表明,非聚烯烃类隔膜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但机械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32.
为研究导流板位置对蜗壳除尘器内流场和粉尘粒径的影响,以指导回收粉在沥青搅拌设备中的实际使用,在导流板3种不同位置工况下,对蜗壳除尘器内部气相和气固两相流动状态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数值模拟基于FLUENT软件,其中气相流场模拟选用雷诺应力模型,气固两相流场模拟选择相间耦合的随机轨道模型模拟粉尘的运动轨迹,分别追踪了16 400个粒径在50~1 000 μm的粉尘,计算了除尘效率。在沥青搅拌设备工地分别采集了导流板3种位置工况下的回收粉,结合筛分和电镜扫描试验,分析粉尘粒径分布,并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吻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导流板处于O位时,除尘器内部气流的径向速度、轴向速度和静压分布轴对称性较W位和M位好,可有效抑制非对称性扰流及夹带涡流,并削弱涡核摆动现象;导流板处于不同位置时,通过与粉尘颗粒的碰撞反弹来改变粉尘的运动轨迹,进而影响除尘器对不同粒径粉尘的除尘效率,且当导流板处于O位时更有利于对粒径大于100 μm的粉尘的回收。导流板处于O位时,试验测量的粉尘平均粒径为117.6 μm,筛底平均粒径为49.9 μm,均大于W位和M位的粒径,且与数值模拟的结论相吻合。沥青搅拌设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优先选择导流板O位布置,并根据回收粉粒径的需要进行实时调整。  相似文献   
33.
刘彦辉  胡龙军  黄玉学 《机电设备》2010,27(4):45-47,51
介绍Alfa Lava1 S型分油机的工作原理,具体分析了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工作水压低这一典型故障原因,提出了排除故障的措施和在管理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34.
鉴于目前船用油水分离器使用状况监控困难的现状,创新提出了流量鉴定法、浓度鉴定法、运行时间鉴定法、视频鉴定法的监控措施,以防止船上工作人员偷排污油水而污染海洋行为的产生。针对船用油水分离器的分离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污油水的前期处理,把船用油水分离器系统供水泵由恒量泵改为变量泵、船用油水分离器和船用焚烧炉科学联合使用的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和措施提高了船用油水分离器环保性能,对海洋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5.
碟式离心分离机控制系统极其复杂,仅其部套元器件就有500多个;碟式离心分离机属于高转速装备,额定工况下,其转速高达12000 r/min。因此,为其建立一套完善的健康管理预警系统极为重要。文章介绍的健康管理系统可以在故障发生前发出预警,当故障发生后,系统可以通过逻辑运算给出故障诊断和维修意见。借助该系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人员对装备的使用、维护和排故障能力。  相似文献   
36.
在分析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形式及几种油气分离器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了曲轴箱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案:滤网油气过滤+旋风式油气分离器+PCV控制阀。在发动机机油量为标准值、最小值、最大值增加20%工况下,进行了全负荷曲轴箱通风试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在活塞窜气量增加1倍时,油气分离器和PCV控制阀之间无可见油流,曲轴箱漏气量和曲轴箱压力符合评价指标要求,提高了油气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37.
李志杰  陈吉清  兰凤崇  杨威 《汽车工程》2020,42(4):454-461,483
车用锂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会经受机电热的耦合作用,其中机械滥用是引发锂电池内部短路的最主要风险之一,很可能导致严重的起火事故。隔膜的机械完整性是防止锂电池在机械滥用条件下发生内部短路的关键因素。通过综合的力学测试发现,不同尺寸的压头导致PP隔膜两种截然不同的变形和失效模式。最后分析了触发锂电池内部微短路的机理,并通过力学试验和理论分析提出了锂电池内部微短路下的隔膜临界位移准则。  相似文献   
38.
介绍了一种小型非火工分离器,对其结构构成、工作原理进行了论述,运用失效分析方法,确定了机构的薄弱环节,并对各环节进行了受力分析与强度校核,通过计算得知内筒壁厚的尺寸设计是影响连接分离装置总体载荷强度的关键。同时,对装置进行了分离能力的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符合预期分离要求,具有较好的分离性能,可为类似装置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9.
氧分离器腐蚀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扫描俄歇微探针,X射线衍射试验对氧分离器腐蚀失效进行了全面分析,讨论了其腐蚀失效的原因和机理,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0.
本文就当前锂离子电池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隔膜材料,综述了其主要作用及性能、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重点探讨了隔膜的制备方法,对干法和湿法的原理、工艺及所制得的隔膜性能上的区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简单介绍了隔膜的改性研究现状和新型电池隔膜的发展,最后对电池隔膜的未来发展前景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