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水路运输   135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高职院校船机制造与维修专业的船舶动力装置安装工艺实训教学,部分院校都没有进行船舶轴系对中实训,或只是部分的演示性实训,达不到对高职船机制造与维修专业学生的技能教学目的。为了提高高职船机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本文提出了船舶轴系对中实训室的建设及其设计,使学生在学校经过实训,掌握船舶轴系对中的方法及其工艺。  相似文献   
22.
段斌 《上海造船》2013,(4):34-39
船舶轴系是船舶推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轴系产生的扭转振动是引发船舶推进系统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分析了船舶轴系扭转振动产生的原因、计算方法以及减振措施之后,并以某型船舶为例,利用轴系扭振计算软件,研究了优化该船轴系扭振的措施。  相似文献   
23.
根据旋转Timoshenko梁的运动微分方程,推导了计算船舶推进轴系回旋振动时分布质量轴模型的传递矩阵。相对于集中质量轴模型,分布质量轴模型可以计入轴分布质量的平动惯量、转动惯量、陀螺力矩以及剪切变形的影响,更加逼近船舶推进轴系回旋运动的实际物理模型,因此能更精确地计算轴系的临界转速和固有振型。在分布质量轴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数值稳定性良好的改进Riccati传递矩阵法编制了回旋振动计算程序,并应用于两型船舶的推进轴系计算。将文中方法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法以及第三方计算报告进行了比对,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从而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24.
文章以某VLCC油船为例,针对该船航行中出现的艉轴管后轴承温度过高问题,提出了对原系统及轴线进行排查、采用双斜度偏心设计的艉轴后轴承的加工技术对艉轴管轴线进行改进、增加桨叶不全淹情况下的操作警示措施等方案,解决了艉轴承的高温问题.  相似文献   
25.
戴益民 《船海工程》2014,(3):116-119
以38 000 DWT杂货船推进轴系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艉管有前、后轴承和艉管仅有后轴承两种轴系布置方案下各轴承负荷、垂直位移等变化,特别是SMCR工况下轴承负荷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仅有后轴承,并将中间轴承后移,能够更好地改善轴系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26.
考虑艇体变形影响的轴系合理校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潜器推进轴系校中计算的准确度,使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必须考虑艇体变形对轴承变位的影响,并将其作为轴系校中计算的初始边界条件。通过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模型潜器的整艇湿表面结构在重力和水压作用下的变形情况,由此获得艇体艉部的结构变形数据。提出“共线程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将艇体结构变形数据转化为轴系各轴承相对变位数据,作为潜器推进轴系合理校中计算轴承的初始变位。利用轴系合理校中计算程序,在考虑艇体变形和轴承刚度的条件下,对模型潜器的轴系布置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安装时,1#、2#、3#轴承位于理论中心线上,4#轴承变位为理论中心线向上0.4 mm能够获得合理的轴系校中状态。  相似文献   
27.
万新斌  杨卫英 《船舶》2014,(4):55-60
以满足CCS关于回旋振动的要求为基础,提出了适合某型船的多种轴系布置方案,从轴承负荷和轴系强度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轴系布置的初步优化方案。通过全面的校中、纵向振动和扭转振动计算对初步优化方案进行了进一步优化调整,最终实现该型船的推进轴系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8.
对混合动力推进系统噪声的产生机理、低噪声轴系的设计方法及其控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综述.具体内容包括混合动力推进系统激励力研究、噪声产生机理分析、低噪声轴系设计方法研究.重点关注船舶推进轴系低噪声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柴油机减振降噪改进设计、低噪声螺旋桨、复合材料,以及相关控制技术,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9.
以直接传动形式的船舶推进轴系为研究对象,基于连续-离散混合模型,开展推进轴系纵向振动动力吸振设计分析。采用直接法和模态叠加法计算比较推进轴系在螺旋桨脉动推力下的频率响应,识别出第1阶模态是优势模态。结合Lagrange方程和模态展开定理推导出推进轴系连续-动力吸振器离散混合模型的动力学方程,采用动力调谐优化方法对动力吸振器进行优化设计,在优化状态下讨论动力吸振器的控制效果和参数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动力吸振器安装位置应尽可能接近螺旋桨端,以减小动力吸振器动力参数值;第1阶共振线谱的减振效果与动力吸振器安装位置无关,仅取决于其质量比。  相似文献   
30.
磁流变弹性体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材料,由微米级的羰基铁粉和聚合物合成.由于它具有弹性模量可调、无需封装、稳定性好、响应快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机械振动控制等领域.文中针对船舶推进轴系纵振动力学特性,提出一种固有频率可调的磁流变弹性体动力吸振器用于轴系纵振控制.首先理论分析了安装动力吸振器的推进轴系的动力学模型,其次对动力吸振器进行了移频特性试验,并在1:4的船舶轴系缩比模型上进行了变转速工况下吸振效果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吸振器具有12.3 Hz的移频范围,并且在不同轴系工作转速下相比于被动式吸振器均有更好的吸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