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0篇
  免费   508篇
公路运输   1739篇
综合类   1502篇
水路运输   1903篇
铁路运输   771篇
综合运输   213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445篇
  2013年   382篇
  2012年   529篇
  2011年   542篇
  2010年   408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367篇
  2007年   472篇
  2006年   421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91.
In this paper, an efficient trajectory planning system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integration of arrivals and departures on parallel runways with a novel route network system. Our first effort is made in designing an advanced Point Merge (PM) route network named Multi-Level Point Merge (ML-PM)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arallel runway operations. Then, more efforts are paid on finding a complete and efficient framework capable of dynamically modelling the integration of arrival and departure trajectories on parallel runways, modelling the conflict detection and resolution in presence of curved trajectory and radius-to-fix merging process. After that, a suitable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formulation is built up. Receding Horizon Control (RHC) and Simulated Annealing (SA) algorithms are proposed to search the near-optimal solution for the large scale trajectories in routine dense operations. Taking Beijing Capital International Airport (BCIA) as a study cas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our system shows good performances on the management of arrivals and departures. It can automatically solve all the potential conflicts in presence of dense traffic flows. With its unique ML-PM route network, it can realize a shorter flying time and a near-Continuous Descent Approach (CDA) descent for arrival aircraft, an economical climbing for departure aircraft, an easier runway allocation together with trajectory control solutions. It shows a good and dynamic sequencing efficiency in Terminal Manoeuvring Area (TMA). In mixed ML-PM mode, under tested conditions, our proposed system can increase throughput at BCIA around 26%, compared with baseline. The methodology defined here could be easily applied to airports worldwide.  相似文献   
92.
为了提升铁路沿线城市空间物业开发的设计手法,结合宝鸡市南客站核心区站前广场工程的设计实践,从系统性设计观、工程性质解析、消防设计思路、空间建构方法、无缝接驳、技术要素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展示将铁路与城市系统进行一体化设计、利用自然资源解决消防和投资问题、平层空间中对多种交通体系的有机组织、不同坐标和高程系统背景下分区域构建柱网、各板块交接处的问题解决等技术成果,总结出同类型建筑的设计思路,力求为该领域的建筑设计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3.
对国内外主城与新城衔接的新城区(郊区)轨道线特征及交通功能等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武汉市及国内外典型城市新城区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经验,对新城区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关键问题做深入研究。提出对新城区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中与其他不同层次轨道线网功能及技术标准的衔接关系;与新城区发展应注重以轨道交通引领新城区协同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高度契合关系;新城区轨道线路走向应沿预测主要客流走廊,串联新城区商业、交通枢纽等大型客流集散点,以缓解开通初期普遍面临客流量增长缓慢,客运强度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
型腔尺寸的大小和腔数对水润滑橡胶尾轴承的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并且直接影响轴承的承载能力和运转精度。本文基于有限元法,研究了不同型腔数目、型腔全角和型腔长度对尾轴承的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5种不同腔数尾轴承的研究对比中发现,4腔尾轴承的力学性能最优。研究型腔全角和长度因素影响时,发现全角55°长度500 mm的型腔结构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95.
高浪  李成才 《水运工程》2020,(5):122-127
针对复杂水域条件下大型散货码头的水域平面布置,基于卡西姆燃煤应急电站码头工程项目,根据对周边已建工程、红树林以及水动力等主要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提出初步平面方案,并通过船舶操纵模拟试验对平面布置及相关尺度进行优化,合理确定本工程平面布置方案。结果表明,本工程的建设对周边影响较小,水域尺度能够满足船舶通航及靠离泊要求,水域平面布置合理。  相似文献   
96.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我国大城市的一种社会问题,它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如何更好地处理这种问题,使其减少对人们出行的影响,成为值得每一个人思考的问题。针对大中型城市中的交通拥堵其中的一种现象进行深入的剖析,系统介绍交通拥堵的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何改善中小学周边地区交通拥堵现象的一些观点和做法。  相似文献   
97.
就公路工程中所遇到的环境问题,结合设计施工中的解决办法,阐述公路工程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从而减小因道路施工给沿线自然地形、地貌造成的各种破坏,保护和改善当地环境,提高公路的使用效果,更好地发挥公路的各项功能。  相似文献   
98.
张斌 《交通标准化》2013,(16):134-136
重点阐述在涞水县7.21灾后公路恢复重建中,对桥梁水毁状况的调查分析以及工程重建设计要点,可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
中国TBM施工技术进展、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立杰 《隧道建设》2017,37(9):1063-1075
总结我国近30年来TBM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发展历程,可归纳为以下5个阶段:1)研发探索和试用阶段;2)以国外施工承包商为主体,采用国外设计制造TBM施工我国隧道工程阶段;3)独立进行TBM招标采购和选型设计,并建立起自主的TBM施工队伍阶段;4)与国外厂家联合设计制造TBM,工程应用和自主施工快速发展阶段;5)实现TBM国产化,面向国内外TBM工程市场自主施工阶段。通过我国不同时期TBM施工的典型工程,介绍我国在复杂地质、大坡度、高海拔、不同直径、不同机型、超长隧洞TBM施工方面取得的经验、技术积累和业绩,展示我国TBM在穿越断层破碎带、软弱变形、岩爆、涌水等不良地质洞段取得的一系列施工新技术,以及最高月进尺1 868 m、平均月进尺超过600 m和掘进作业利用率超过40%的掘进技术水平。分析TBM在极硬岩、大断层破碎带、软弱大变形围岩、强岩爆围岩、涌水突泥洞段、高地热隧洞和超长隧洞工程中施工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对策,期望这些措施和对策在未来大量实际工程中进一步得到实践验证、优化和改进,不断积累和创新TBM设计与施工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0.
魏玉省 《隧道建设》2017,37(2):200-206
根据汕头苏埃隧道的建设条件,对工程方案设计中的几个技术难点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采用"多级分流"理念,实现隧道与北岸4条城市主干道的交通衔接;选择"抛石+排水板"方案解决海域深厚淤泥地层中的围堰设计;8度高烈度震区选择合理的抗震减震措施解决隧道结构抗震;采取双道密封垫和加大密封垫断面的防水设计,满足地震时管片接缝张开量大的防水要求;针对复杂地层,对盾构选型和配置提出建议;对海底凸起进入隧道内的硬岩进行爆破预处理,以降低盾构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