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59篇 |
免费 | 494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507篇 |
综合类 | 1052篇 |
水路运输 | 5050篇 |
铁路运输 | 296篇 |
综合运输 | 14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0篇 |
2024年 | 226篇 |
2023年 | 111篇 |
2022年 | 137篇 |
2021年 | 221篇 |
2020年 | 300篇 |
2019年 | 139篇 |
2018年 | 125篇 |
2017年 | 222篇 |
2016年 | 203篇 |
2015年 | 236篇 |
2014年 | 366篇 |
2013年 | 319篇 |
2012年 | 446篇 |
2011年 | 535篇 |
2010年 | 396篇 |
2009年 | 451篇 |
2008年 | 410篇 |
2007年 | 602篇 |
2006年 | 588篇 |
2005年 | 330篇 |
2004年 | 157篇 |
2003年 | 122篇 |
2002年 | 72篇 |
2001年 | 59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262.
263.
264.
265.
为了提升数字化造船的科学性,提出基于知识库的舰船智能化设计系统,采用实体—属性—联系的数学模型进行知识表达建立知识库的层次结构,根据支持度确定多维数据关联与分类规则,针对不同专业设定不同的支持度阈值,提高求解最优性,并以多知识库集成模型数据分析为主体,构建一个综合性能分析系统架构模式。仿真分析数据证明,该系统结合数据挖掘与联机数据分析,实现了综合的决策融合,增强了数据的分析能力。通过该系统将舰船设计研发相关的技术、流程、经验和数据等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数字化造船水平。 相似文献
266.
267.
进行桥墩防撞设计时,船舶撞击速度是计算船撞力的重要参数之一,它直接影响到船撞力的大小和桥梁的设防标准。本文在分析各国船舶撞击桥墩的速度选取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实际发生船撞时的速度和船舶偏航时船撞速度沿横向的变化趋势,指出了目前世界各国使用的5种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考虑船撞速度沿桥轴线方向的分布及船舶意外失速等因素综合影响下的撞击速度的计算方法。通过在安庆长江铁路大桥船撞研究中的应用实例,说明按照各桥墩所在位置选取的不同撞击速度计算船撞力的方法较为合理,可作为防船撞研究和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268.
海上商船和渔船碰撞的事故时有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引发事故的原因众多。文中通过对海上渔船特点、作业方式的分析,探讨海上商船避让渔船的方法,并给出海上商船避让渔船的建议。 相似文献
269.
调距桨调距过程中叶元体受力的CFD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调距桨作定距桨工况和作调距桨工况时叶元体水动力进行了CFD计算与分析.叶元体采用NACA4412翼型.采用,k-ε和SST两种湍流模型求解叶元体攻角为6.4°时压力系数分布并与面元法计算结果和实验曲线进行比较,校验了CFD分析方法的可信性.在此基础上对叶元体攻角每改变2°进行一次稳态工况计算,分析调距桨在60°转角范围内叶元体水动力随攻角的变化关系.变化曲线与实验曲线吻合良好,且计算精度要高于面元法程序XFOIL.然后采用滑移网格技术对调距桨整个调距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并将计算结果与作定距桨使用时的稳态工况值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攻角-12°~18°范围内,叶元体所受水动力、力矩在稳态和动态时的值基本相等.动态时叶元体正负失速角均较稳态延迟2°~4°.在大攻角范围内,叶元体稳态时所受阻力明显较动态时大、升力和制动力矩均较动态时小.研究结果表明现行采用的利用稳态敞水实验值来确定调距机构强度的方法是存在风险的;建议取稳态值和动态值两者中大者为强度设计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270.
改进的BP神经网络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神经网络作为一个具有高度非线性映射能力的计算模型,在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数值预测方面,它不需要预选确定样本的数学模型,仅通过学习样本数据即可以进行预测.文章介绍了BP神经网络,并针对实际应用中收敛速度慢,平台效应等问题对网络进行了改进并优化,详尽地给出了改进的三层BP神经网络数值预测算法.为测试该算法.选用了著名的XOR(异或)问题和和一个高度非线性的0-1矩阵预测问题对其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文中算法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精度.最后结合船舶与海洋工程的两个实际问题,探讨了利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进行数值预测的方法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并给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实践表明,文中给出的改进的BP神经网络数值预测算法值得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加以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