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3篇
  免费   106篇
公路运输   49篇
综合类   422篇
水路运输   4450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2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321篇
  2011年   410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343篇
  2008年   289篇
  2007年   486篇
  2006年   409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对于如何保证船舶证书和技术文件的完整可查,提出相应的船舶电子证书应用及监管思考。介绍船舶电子证书可进一步拓宽无纸化办公领域、提高检验过程的便利性、提高港口检查的高效性,并可大幅减少证书制作成本、缩短寄送时间,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可促进相关部门船舶智能化管理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242.
绿色和智能是当前船舶技术的发展趋势。文章首先提出了智能新能源船舶的概念,并介绍了智能新能源船舶的内涵、特点和系统构成;然后,从船舶航行、动力和推进3个方面分析了智能新能源船舶的关键技术;最后,对智能新能源船舶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研究结果可为船舶的创新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引领船舶技术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43.
郭宏亮  褚德英 《船舶工程》2020,42(S1):181-184
为全面深入了解混合对转推进系统实船安装对船舶性能影响,为数值仿真和性能预报提供实船参考数据,以集装箱运输船为应用对象,提出了一种把吊舱推进器集成在挂舵臂上的混合对转推进系统(CRP-POD),详细阐述了CRP-POD的系统构成、工作模式和电气控制系统实船设计方案。通过实船试验和运行数据分析,安装混合对转推进系统的船舶与同系列安装常规推进系统的船舶相比,特定航行工况下航速有2~3%的提升、回转能力有所降低、航向稳定性上优于常规船。  相似文献   
244.
马维良  胡巍 《船舶工程》2020,42(5):79-83
本文围绕泵、阀、轴承、密封件、紧固件等五大类船舶通用基础机电产品,对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国内外船舶通用基础机电产品产业发展特点,提出未来产业发展建议,为国内产品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5.
以直接传动形式的船舶推进轴系为研究对象,基于连续-离散混合模型,开展推进轴系纵向振动动力吸振设计分析。采用直接法和模态叠加法计算比较推进轴系在螺旋桨脉动推力下的频率响应,识别出第1阶模态是优势模态。结合Lagrange方程和模态展开定理推导出推进轴系连续-动力吸振器离散混合模型的动力学方程,采用动力调谐优化方法对动力吸振器进行优化设计,在优化状态下讨论动力吸振器的控制效果和参数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动力吸振器安装位置应尽可能接近螺旋桨端,以减小动力吸振器动力参数值;第1阶共振线谱的减振效果与动力吸振器安装位置无关,仅取决于其质量比。  相似文献   
246.
未知时变扰动和输入饱和下的智能船舶鲁棒非线性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复杂海况下环境多变并且船舶具有多耦合、强非线性的特点,针对智能船舶定位控制问题,考虑在未知时变扰动和输入饱和约束之下船舶的定位控制问题,结合非线性扰动观测器提出一种带辅助动态系统的鲁棒非线性控制算法。通过Lyapunov理论证明了所提出的非线性扰动观测器与控制器结合后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信号的一致最终有界性。利用非线性扰动观测器对环境中存在的海浪扰动进行有效的估计处理。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算法不仅能保证船舶期望的位置和艏向,而且提高了控制速度,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247.
wangwei 《船舶工程》2020,42(7):40-44
针对4 500 CDWT化学品/成品油船运营中出现船尾振动剧烈、航速低、与设计航速相差甚远等诸多问题,进行实船治理。在尽可能减少改造成本的基础上,通过修改型线设计和CFD计算分析,选定优化设计的双尾船型对该船进行改造,改造仅局限于船尾机舱段设计吃水线以下部分。该治理方案达到了预期理想的设计效果,同时也满足了最经济的治理成本,可为出现类似问题的船舶提供宝贵的实船治理经验。  相似文献   
248.
本文基于三体风电运维船船型,结合M型船的特征要素设计改造出M型风电运维船。利用数值仿真技术模拟出M型风电运维船波浪航行时的波浪增阻与纵摇、垂荡情况,将数值仿真计算结果与原三体船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以此探索不同M型船船型对船舶波浪航行时的波浪增阻与纵摇、垂荡情况的影响。最终确定了耐波性能较优的船型方案,从而为M型风电运维船船型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49.
提出一种大型船舶开放性工作面涂装爬壁机器人系统理论设计与应用方法,研究系统本体运行机理并获得满足工作特性的两项必要条件,即轮辐磁吸力及双轮驱动力矩的极小值条件。建立涂装机器人系统的功能组成及控制机理,并结合开放性工作面开展无线定位及自主规划方法研究,形成能够适应喷涂作业的机器人在线路径规划算法。并结合实际开展涂装系统集成应用测试,检测并采集系统运行过程中动力学参数,系统空间坐标轨迹路线等,实现了涂装工作路径的实时在线规划。通过试验验证了文中的系统力学特性分析及定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50.
结合国内外超大型绞吸挖泥船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天鲲"号超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的船型、主尺度和总布置等总体设计要点进行详细论述,形成了大型绞吸式挖泥船船型论证分析的总体思路,为超大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的总体设计提供参考,提升了国内整体绞吸船的设计和建造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