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7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1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81.
针对连云港港区25万吨级进港航道回淤总量小于15万吨级的现象,从航道回淤实测资料、工程前后水动力环境等入手,借助于潮流数学模型,研究了该现象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疏浚工程和环抱式防波堤工程均会对进港航道的回淤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防波堤的影响起主要作用。疏浚工程导致航道流速以减弱为主,因而使得航道回淤略有增加;而环抱式防波堤工程,将使口门附近流速显著增加,从而导致进港航道回淤大幅减小。此外,环抱式防波堤的掩护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阻挡了泥沙进入港区,从而使口内航道段回淤也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82.
宋双  黄志扬  张建锋  陈中 《水运工程》2015,(11):110-114
大丰港进港航道地处苏北辐射沙洲北缘的西洋水道,目前为自然水深航道。由于苏北辐射沙洲地区缺少航道开挖的工程实践,为了科学审慎地推进大丰港区15万吨级深水航道的建设,于2012—2013年在工程海域开展了航道试挖工程。试挖槽挖泥厚度约3.1 m,监测期12个半月内累计淤积厚度1.72 m,稳定期月平均回淤强度为0.12 m,在正常年份大风作用下来出现明显淤积。试挖工程监测研究成果为大丰深水航道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辐射沙洲海域航道建设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3.
刘猛 《水运工程》2015,(11):1-7
依据长江口南汇边滩促淤工程的波浪条件及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对新型空心块体促淤堤的断面波浪特性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单质量3 t的空心四面块体促淤堤堤身孔隙率约为66%;2)波能消减率随着堤身高度的增加线性增加,波高消减率随堤身高度增加的变大速率较波长消减率平均快4倍以上;3)与传统抛石加护面块体促淤堤相比,空心四面块体促淤堤具有"堤身对地基压载显著减小"、"施工简便"、"强风浪作用下生存力强且修复简便"以及"有利于重复利用"等优点;4)提出了一种特定条件下的空心四面块体促淤堤的临界稳定断面形态,在该临界断面条件下,每100 m促淤堤块体数量约为3 210,水位较低时其消浪效果较传统抛石加护面块体促淤堤略差,但水位较高时其消浪效果接近甚至显著超过传统促淤堤。  相似文献   
84.
渤海湾是我国的海洋石油生产基地,频繁发生的海洋灾害对石油钻采运输造成极大的影响。在粉砂质浅海区域,大风往往引发严重的淤积现象。以沧州浅海区域为例,考虑能量平衡,建立了粉砂骤淤的经验计算公式;收集1991年-2002年期间的大风数据,后报了大风在外航道产生的粉砂淤积量;选择单因素复合统计模式,对骤淤量的重现值进行了估计,为沧州港外航道的防淤减淤工程提供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85.
粉沙质海岸开敞航道回淤计算的统计概化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曹祖德  侯志强  孔令双 《水道港口》2002,23(4):253-258,274
针对粉沙质海岸开敞航道的回淤特点提出了一个计算航道回淤的统计概化模型。用此模型计算了某港粉沙质航道在施工过程中遭遇几次大风后的回淤量 ,并用此港实际测量所得回淤量来验证 ,得出较为一致的结果。因而 ,此模型可用于实际工程计算。又通过此港的实际资料 ,进行了粉沙质航道回淤的统计特性分析 ,为进一步开展粉沙质航道泥沙运动和航道回淤研究提供了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6.
山海关港泥沙淤积问题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现场测验资料,分析了山海关港的自然条件、泥沙来源、动力因素及泥沙运动趋势,计算了沿岸输沙量、港池及航道的回淤情况,对大风浪天航道的淤积情况也做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港回淤问题轻微,对建港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87.
翟征秋 《水道港口》2013,(2):128-132
在淤泥质海岸开挖航道,其回淤的程度是能否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为了研究天津港大沽沙航道施工期泥沙回淤特点和规律,在历年航道回淤监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天津港主航道泥沙回淤研究成果,对大沽沙航道施工期回淤进行了系统的观测和研究,取得了大沽沙航道施工期各年的回淤量和回淤的平面分布、时间变化特点及航道回淤主要集中的部位。回淤情况基本与前期淤积预测结论一致,航道不会出现严重淤积情况的结论。  相似文献   
88.
林青  闫淑英 《水运工程》2012,(5):130-133
在总结分析射阳港出海口泥沙运动规律和航道回淤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射阳港进港航道整治工程方案。从航道回淤机理出发,介绍本工程开展一系列科研论证工作的总体思路,以理清目前仍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本文对影响航道淤积诸因素进行了评述,同时针对本海区的泥沙来源及其动力条件,对欲开辟的龙腾航道的淤积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了龙腾航道,在横风、横浪、横流、淤积等方面大大优于现航道,在本海区开辟深水航道有其乐观前景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90.
莱州港扩建工程方案泥沙淤积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希慧 《水道港口》2005,26(2):94-98
对莱州港所在海区的自然条件进行了分析,对莱州港扩建方案的泥沙淤积进行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