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7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1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天津港现场实测资料及多年来港池航道疏浚实践经验为基础,论证了天津港实施定吸清淤工程的可行性,并对该工程的减淤效果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2.
黄骅港外航道经常遭受大风骤淤的影响,对骤淤量重现值的研究有助于泥沙淤积整治标准的确定。重现值的点估计往往因方法的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区间估计方法可以给出一定置信水平下设计重现值的参考区间,从而为设计和施工人员提供相应的指导。基于黄骅港年最大骤淤量的预测值序列,分别采用对数正态分布和最大熵分布函数对其进行拟合,并利用极大似然法对骤淤量重现值进行区间估计。骤淤量重现值的置信区间长度随重现期的增加而增大,最大熵分布计算结果精度较高,可为泥沙淤积的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船闸上、下引航道在闸门关闭期间,只有一头与大河相通,另一头封闭,形成所谓“盲肠河段”。实践证明盲肠河段有浑水异重流潜入,造成严重淤积,给通航造成危害。本文运用动量原理,导得了异重流头部运动速度,并考虑到异重流流量沿程减小,求得了异重流运动速度的微分方程;在低含沙浓度条件下,异重流的速度小,紊动很弱,其中的泥沙运动特点类同于沉淀池。根据沉淀池中泥沙运动轨迹方程及不计紊动扩散作用的泥沙运动连续方程,导得了均匀沙和非均匀沙异重流的流速、深度、含沙浓度沿程变化关系式,以及相应淤积量。  相似文献   
94.
根据舟山大鱼山海域1960—2021年间5个年份的水深地形资料,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用数字化定量冲淤计算和特征等深线叠加方法,对工程附近典型水下地形的平面冲淤和平面形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探讨大鱼山填海工程对周边海床冲淤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研究区整体处于轻微冲刷状态;填海后,南侧深槽近岸淤积,外侧和北侧深槽继续冲刷,东西两侧浅滩呈现大幅度淤积。大鱼山填海工程极大地改变了原本岸线分布以及周边水动力泥沙环境,最终导致填海区附近海床冲淤变化,但整体仍维持海底的潮滩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95.
河床冲淤引起过江盾构隧道纵向变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军  张翅翔 《隧道建设》2009,29(2):152-156
河床冲淤是引起过江隧道纵向变形的一个主要原因。以杭州地铁2号线钱塘江过江隧道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阐述河床冲淤引起过江隧道纵向变形的机理,研究通过横断面计算方法导出隧道纵向变形曲线,论证隧道环间连接刚度与纵向变形的关系,并提出了控制纵向变形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96.
潮流作用下淤泥质海床冲淤演变预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海床冲淤演变机理,探索海床冲淤演变预测方法,提出海床冲淤指标及冲淤标准,建立了海床冲淤演变预测方法,可以预测海床逐年冲淤强度和最终冲淤强度,以及海床达到新平衡所需年限。研究的各项结果在洋山港海区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7.
介绍了潮流泥沙淤积模型的主要特点 ,研究了伶仃洋东西航道实施开挖工程前后的潮流和泥沙淤积变化情况 ,从一期工程实施的实际结果和其水流泥沙等因素综合分析得出 ,广州港开发 3 5万t级航道选择西线航道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98.
应铭  赵越  马兴华  丁琦 《水运工程》2017,(11):86-91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自建设期开始分阶段、分航段开展了回淤观测。连云港区25万吨级航道和徐圩港区5万吨级航道常年回淤观测表明,航道实际回淤情况好于预期,其中旗台防波堤口门段减淤效果十分明显。结合底质采样、地形测量、风浪资料,利用数模计算,进一步深化了对航道回淤规律和回淤机理的研究,为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研究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
黄骅港外航道泥沙问题的治理及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水道港口》2009,30(4):233-240
黄骅港航道泥沙骤淤问题是港口发展的主要障碍,在现场观测资料、动力条件、泥沙环境和淤积成因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黄骅港航道泥沙问题治理的研究方法、整治工程后的淤积情况和实际效果。结合几年来参与黄骅港泥沙研究工作,介绍了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包括关于海岸的性质划分、粉沙质海岸航道骤淤的条件和泥沙运动形式、粉沙质海岸泥沙研究的特点和粉沙质海岸航道泥沙骤淤的治理。  相似文献   
100.
针对国内海岸侵蚀现状严峻的问题,对保滩护岸的主要内容及现有的保滩护岸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常用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的优缺点,并结合实际案例,对现有保滩护岸中的应用模式进行总结。通过多方面对比,发现生态措施能够弥补传统工程措施的不足,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形成保滩护岸的柔性屏障,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生态措施在保滩护岸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