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48篇
综合类   46篇
水路运输   17篇
铁路运输   36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6 毫秒
31.
微流体对中心开孔圆盘的阻尼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缝隙流和挤压流动控制方程得到了滑流边界条件下的粘性修正的流动解.分析了圆盘的运动阻尼与缝隙大小、中心孔径以及圆盘厚度的关系,给出了设计滑膜和压膜合成阻尼的解析表达式.微流体对圆盘的阻尼与圆盘面的表面特性相关.通过修正动量协调系数可得到合适的等效粘度,以计算微流体对运动物体的阻尼力.算例表明,用本文中提出的解析方法得到的结果与有限元方法的数值解吻合.  相似文献   
32.
针对挤压型软岩隧道大变形问题,基于能量释放的让压支护理念,发明了一种适用于软岩大变形隧道的自适应钢拱架节点;该节点通过滑移实现让压,能够显著降低围岩压力,充分发挥支护材料的性能。通过理论计算与室内试验,研究了自适应节点的轴向承载特性,证实了自适应节点的可行性和让压性能,并总结了自适应节点工作的4个阶段:弹性变形阶段、恒阻滑移阶段、压实阶段和塑性变形阶段。建立了考虑自适应节点细部构造的三维精细化模型,并基于理论解析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适应节点能够在保持恒定滑移阻力的同时产生较大变形,对比传统钢架连接节点具有较高的可压缩性;自适应节点的滑移阻力随螺栓扭矩的增大而增大,螺栓扭矩在70,80,90,100 N·m时,理论值、模拟值和试验值吻合较好。对比分析设置自适应节点的钢拱架和传统钢拱架的支护效果可知:在相同收敛变形时,设置自适应节点可使钢拱架的内力显著降低,但在节点处出现了应力集中;设置自适应节点可使钢拱架的极限收敛变形提升10倍左右,能够更好地适应隧道大变形。新型自适应节点取材方便、构造简单,可以为高地应力区软岩公路隧道大变形支护技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但其与围岩的相互作用还未探明,要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3.
设计了一种轮轴速度传感器和雷达速度传感器相结合的列车测速测距系统。该系统针对测速轮对空转/滑行造成的轮轴速度传感器测速测距误差问题,建立了空转/滑行检测判断模型和空转/滑行过程中的列车速度和走行距离误差校正模型。在实验室环境下搭建了该测速测距仿真系统,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该系统提高了列车测速测距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4.
简要说明滑模摊铺机配套设备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内在质量和动态平整度。  相似文献   
35.
何雨来 《汽车实用技术》2020,(5):194-196,208
文章着重介绍了汽车动力总成自动化装配线上新研发采用的十字滑台浮动环节的机械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工作过程,通过此结构在实际现场使用的情况,对比分析了新型结构与传统结构的利弊区别,着重阐述了十字滑台浮动机构在汽车动力总成自动化装配线上所起的作用及其推广优势,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6.
1×64m钢桁梁跨高速公路拖拉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介绍了钢桁梁拖拉施工中上下滑道的设计施工、卷扬机的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的控制,以及今后同类型施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37.
为研究水下隧道人员疏散模式,以妈湾跨海盾构段隧道为工程依托,采用pathfinder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人员疏散路径选择理论模型,研究“楼梯”、“滑梯”、“横通道+楼梯”3种疏散模式下间距对人员疏散的影响,并对安全范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妈湾跨海盾构隧道楼梯疏散模式的最佳间距为80 m,滑梯疏散模式的最佳间距为60 m; 2)在相同条件下,滑梯疏散效果优于楼梯,当间距为60~70 m时,建议使用滑梯进行疏散; 3)楼梯间距为60~80 m时,人行横通道间距可以适当加大,当楼梯间距为80~90 m时,人行横通道间距不宜过大; 4)当隧道发生火灾时,应优先开启上下游范围的排烟口,其次考虑只开启下游排烟口。  相似文献   
38.
杨枭  李朋  肖盛燮 《公路》2011,(11):6-9
选取了“过程降雨量”与“最大地震震级”作为可靠性分析的目标因素,将其可靠度引入到传统BP神经网络预测边坡灰色聚类问题的方法中,将5个典型边坡中的3个作为预测样本对其余2个进行分析,得到了两个目标因素单独作用于边坡时边坡的可靠度以及在选取的9个因素共同作用下较精确的预测结果,可以为边坡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一种新型水上减阻仿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排水型两栖车辆航速在15km/h时出现"阻力墙"现象,致使水阻力急剧增大,限制航速进一步提升。文章从蛇怪蜥蜴高速踏水方式构思,基于固-液体高速作用动力学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改变两栖车体航态的仿生减阻技术。其依靠仿生叶轮与水的高速作用产生向上托举力和向前推进力,将两栖车体托举出水面,进入高速滑行状态,从而避开"阻力墙"现象。仿真分析了刚性叶片夹角θ、入水深度h、转速ω等物理参数对水动力性能的影响,着重讨论了转速ω的影响,并给出了临界范围。结合先期原理试验,初步验证了此仿生技术能够实现两栖车体辆从排水状态进入高速滑行状态,从而避开"阻力墙"现象,达到减少水阻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0.
周文  林世发 《桥梁建设》2007,(4):1-4,28
以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正桥Ⅰ标段0~022号宽墩铁路简支箱梁40 m下行式移动模架施工为例,简要介绍40 m下行式移动模架的结构特点,并对40 m下行式移动模架支架法拼装、铁路简支箱梁施工控制、移动模架脱模、移动模架纵移过孔以及横向调整等施工技术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