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7篇
  免费   248篇
公路运输   1272篇
综合类   886篇
水路运输   1111篇
铁路运输   545篇
综合运输   22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355篇
  2011年   333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84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叙述轨道交通换乘的概念,提出轨道交通之间换乘应遵循的原则,进而分析轨道交通的换乘方式分类,并对比各种换乘方式,总结各种换乘方式的功能特点及优缺点,以及国内外各种换乘方式应用的代表车站,并讨论了不同换乘方式的适应性。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影响换乘方式选择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换乘客流,线网与车站的规划,线路的修建顺序,车站的位置,与周围地面交通的协调,与附近商场、商业区的联系,以及与环保的协调等,并对影响换乘方式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建议在线网规划、预可行性研究及设计的全过程中都应该把各线交叉衔接、站位的选择确定、换乘站的研究设置和换乘方式的选择,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妥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62.
高压燃料电池发动机进气压力控制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高压燃料电池发动机空气系统的控制方法,目的是改善空气系统动态响应,减小辅助系统功耗。通过一款高压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试验对比了开环压力控制和闭环压力控制两种控制算法,并对该系统提出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应用中,在不同压力响应阶段结合两种控制方法可以改善压力响应的速度和精度;从长远来看,采用更加优化的控制方法,能够更好地控制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  相似文献   
963.
发动机磨合对提高其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及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发动机冷磨合过程中的气缸密闭性变化分析,提出了基于冷磨合过程中气缸压缩压力变化规律的视情冷磨合规范。试验证明,提出的新规范提高了磨合效率和磨合质量。  相似文献   
964.
A new approach is developed to inspect the internal pressure within the vacuum switchgear by no means of magnet-exciting coil, micro-discharge threshold voltage Ud and field emission threshold voltage Ue, all of which are available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internal pressure is a function of the ratio of the micro-discharge threshold voltage to the field emission threshold voltage i.e., Ud/Ue. By this method, the internal pressure in the range of 100-10-4 Pa within vacuum chambers can be inspected without magnet-exciting coil which is required in conventional magnetron discharge method.  相似文献   
965.
通过试验分析了截面应变增大系数与冲击系数、振动加速度的相关性,结果证明了用应变增大系数表征车辆荷载对公路桥梁的冲击效应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66.
采用我国干线铁路开行的复兴号动车组,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高速列车以350 km·h^-1速度通过840 m全封闭声屏障及1/2跨和1/4跨会车工况下声屏障的气压荷载分布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会车工况下的压力极值均大于单车工况下,且变化规律更为复杂,声屏障中间位置即1/2跨会车时的压力极值达到最大值,最大正压和负压分别为2 672和4 619 Pa,分别为单车工况下的2.05倍和1.87倍;同一截面各测点的气压荷载波动规律相似,但压力极值存在明显差异;单车工况下,声屏障同一截面上不同测点处的极值压差达到0.6 kPa,体现了压力波传递的三维效应。通过数值模拟获得的全封闭声屏障压力极值和气压荷载分布规律,为声屏障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7.
对于地下水路堑段槽型挡土墙,铁路设计人员一般采用边墙简化为悬臂梁、底板简化为弹性地基梁的结构计算模型。一个整体结构简化为两个分离的构件,计算模型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一些设计者对此不甚了解;在边墙土压力计算理论的选择、边墙外侧活荷载侧压力的计算、抗浮措施的确定、抗浮稳定安全系数的选取、地基压缩模量的选用等方面也存在疑惑。通过多个荷载组合工况的内力及位移计算,结合国内外标准的有关规定,探讨了结构计算模型的合理性以及弥补其缺陷的措施,提出了设计参数选取的优先方向,得出如下结论:在地下水位较高时,弹性地基梁链杆出现负反力是其最大的缺陷;边墙位移小于产生主动土压力所需位移,土压力计算采用静止土压力更为合理,同时可以减小链杆负反力,弥补弹性地基梁模型缺陷;边墙外侧活荷载宜按非主可变荷载单独计算其侧压力,不宜合并入土压力;抗浮优先考虑底板外延方式;抗浮系数在限制结构重要性系数不小于1.0的条件下取1.05;弹性地基梁模型对地基压缩模量取值不敏感。  相似文献   
968.
针对传统桥塔高程测量方法受场地、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无法满足异形桥塔高程测量要求的问题,本文结合永定河特大桥桥塔高程测量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正负压力变送器测量桥塔倾斜端口高差的方法,并介绍其计算分析方法.全站仪地面竖向高程传递+端口正负压力变送器测量倾斜端口高程的测量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中要求测试端口基本平直的限制;温度引起的液态水密度变化会对压力变送器测量高差的精度产生较大影响;通过测量已知基准点高差反算液体密度取值可减小温度影响产生的误差;该测量方法能够满足高度大于100 m的异形桥塔高程精确、快速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969.
无损检测具有不破坏试件、检测灵敏度高等优点,主要应用于压力管道原材料及制造检验和再用检验。文中介绍了压力管道进行无损检测的重要性,重点对辐射、声学、电磁以及其他领域的检测技术进行介绍,简述这些技术的原理及使用特点,为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方法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0.
This paper sets out the developments in world shipbuilding policy that have occurred in the past decade. It reviews and outlines the situation that existed in the late 1990s, when an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agreement on the elimination of shipyard operating subsidies was tantalisingly close. After the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section provides a brief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setting the context for developments since 1997. The third section discusses the complaint of the European Union (EU)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concerning the Republic of Korea's support for its shipbuilding sector, and its counterclaim over the EU's temporary defence mechanism (TDM). It is argued that the core of the EU's case at the WTO was flawed, and that the reintroduction of an operating subsidy via the TDM was a mistake. The only prospect for regularizing competition in this area lies in the negotiation of the OECD agreement that was completed, but not ratified, in 1994. Given the souring of relations between two of the main players in this area, the prospects for such a settlement seem remote. The fourth section uses Olson's theory of groups to argue that the European Commission's actions were driven primarily by industry pressure groups, and failed to consider the potential views of other European stakeholders, in particular the taxpayers. Given the failure of the EU's action at the WTO,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European shipbuilding policy will have to focus on strategies for intern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ed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