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2篇
  免费   248篇
公路运输   854篇
综合类   534篇
水路运输   441篇
铁路运输   530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软故障分析在地铁车辆辅助逆变系统维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故障分析对地铁车辆安全运行十分必要。以上海地铁1号线辅助逆变系统的滤波电容为例,通过MATLAB进行了仿真分析,对现场维修人员进行软故障排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2.
介绍一种ZD6-E(J)转辙机6线制道岔电路简易模拟试验方法,利用交流市电220V电源,用普通灯泡给出道岔表示,简化了试验电路、提高了试验效率并满足了试验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953.
增压式真空预压处理站场软基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沈宇鹏  余江  刘辉  李治 《铁道学报》2011,33(5):97-103
常规真空预压由于工期长、长期排水效果差,常常无法满足站场路基设计施工要求;为克服上述缺点,在某站场地基处理过程中引入增压式真空预压。为验证增压式真空预压的适宜性,在现场设置4个不同设计方案的试验断面,分别进行表层沉降、分层沉降、孔隙水压力和地下水位的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增压式真空预压可提高预压期沉降量,缩短固结时间;但增长效果主要体现在增压管埋设深度以下2 m左右的位置,其沉降量约占总沉降的70%;增压处理后能有效降低真空预压区地下水位,加速软基固结。  相似文献   
954.
隧道软弱卧层的存在,对施工和运营安全危害极大,当其位于围岩应力场范围,会引起隧道瞬间发生异常沉降,引发地质灾害。结合工程实例,对隧道软弱卧层的危害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和防治措施,在施工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同时通过现场调查及对软弱卧层作用机理的研究,指出不能通过变形量测或解析方法预测软弱卧层的存在,在变形量测结果正常、基底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如果伴随洞内地表异常隆起,可作为软弱卧层存在的基本判据;地质超前预报是发现和预防软弱卧层危害的最主动、最有效的手段;对围岩和软弱卧层进行注浆加固,是防治其危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研究结果对同类隧道工程问题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55.
基于某填海造地道路地基处理工程中的软基沉降监测实测数据,采用双曲线法、三点法和星野法对软土地基沉降进行了预测和比较研究,并对3种方法的预测结果和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曲线法和星野法的预测沉降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三点法的预测沉降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大,且收敛速度较慢.所得结论对于类似工程中的沉降预测具有参考...  相似文献   
956.
对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深度时的桩顶位移进行了数值计算.当桩端和桩侧注浆的浆液上升55 m时,桩顶荷载为700t时的未注浆桩桩顶位移为9.357 mm,桩侧注浆的桩顶位移为6.99mm,桩端注浆的桩顶位移为7.11mm.未注浆桩的计算极限承载力为l300t,桩侧注浆桩的极限承载力为l800t,桩端注浆桩的极限承载力为l700...  相似文献   
957.
高速铁路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工程设计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高速铁路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的基础上,结合目前该系统在我国高速铁路的安装和应用情况,提出高速铁路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工程设计方案,并就该系统在工程设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58.
以联锁逻辑分析为切入点,对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某折返站在特殊工况下道岔转辙机电机转向突变引起熔断器烧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对转辙机所适应的熔断器进行了量化,并制定了避免此类故障发生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59.
对岔区轨道刚度合理取值及均匀化技术、尖轨降低值优化技术、转辙器运动学轨距优化技术、侧线线型设计技术对动车组高速直、侧向过岔平稳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论如下:为保证旅客乘坐舒适性,必须结合采用的扣件特点选择合适的岔区轨道刚度,刚度均匀化在理论上可以实现,实际上受施工质量以及道岔精调状态等因素影响;尖轨相对于基本轨的降低值决定了轮轨垂直力在尖轨和基本轨间的过渡范围及过渡比例,并直接影响列车过岔平稳性,降低值过大会严重影响道岔平顺性及降低行车平稳性;是否采用运动学轨距优化技术对道岔平顺性无显著影响,客专线道岔不采用运动学轨距优化技术是有试验数据支撑的;动车组侧向通过42号和62号道岔的车体水平加速度实测最大值小于1.5m/s2,符合技术条件要求,和设计预期一致。  相似文献   
960.
列车荷载作用下深厚饱和软土盾构隧道沉降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软土地层盾构隧道运营期沉降一直是工程界关注的重点问题。结合工程实例,采用不排水循环累积变形理论、循环三轴试验参数和简化动力有限元及分层总和法,分析深厚软土地层盾构隧道在运营期列车荷载作用下沉降响应。分析成果表明,隧道埋深越浅、隧底软土地层越厚,则运营期沉降越大;就沉降速率来看,隧道在运营期最大沉降速率将在隧道运营后的初期出现,且地层越差,沉降量越大,沉降速率越小,沉降稳定时间越长;采取一定沉降控制措施后,深厚软土地层盾构隧道在运营期列车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沉降是可控的。针对本项目的特点,结合分析成果,合理确定深厚软土地层盾构隧道沉降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