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5篇
  免费   1239篇
公路运输   572篇
综合类   774篇
水路运输   137篇
铁路运输   4181篇
综合运输   140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310篇
  2020年   322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355篇
  2016年   348篇
  2015年   381篇
  2014年   405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528篇
  2011年   455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为应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潮汐现象中因客流断面与客流方向不均衡而引起的列车牵引能耗高和乘客等待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大小交路和列车放空运行的列车节能和乘客节时运行图优化模型.先通过优化上、下行方向大小交路站站停载客列车和非站站停放空列车开行序列,设计满足实际运营环境的6项约束条件,实现列车总牵引能耗和乘客总等待时间的双...  相似文献   
972.
为研究不同的定价策略下轻轨对其影响范围内不同人群的吸引力大小,运用多项 Logit 模型效用最大化理论,并以广州市萝岗轻轨为例,在大量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基础上,对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分析比较小汽车出行﹑电单车、常规公交出行﹑轻轨交通出行4者的效用比,最终确定目标年不同票价政策下各种交通方式的分担率。   相似文献   
973.
城市轨道交通庞大的客流量导致了运能紧张及能力利用不合理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针对运能瓶颈问题进行分析,给出了车站瓶颈静态识别模型;结合能力利用公式和AnyLogic仿真软件,对车站的动态瓶颈进行了研究;对于区间线路瓶颈,提出了基于客流的识别方法;进一步分析了车站内部瓶颈以及车站、线路间瓶颈的动态传播变化规律。最后进行了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复兴门站的车站瓶颈为站台层的换乘楼梯口处,2号线各区间的能力利用率相差不大,线路瓶颈最大值出现在建国门至朝阳门这一区间。该方法考虑了车站和线路不同位置的特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瓶颈识别思路,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4.
BRT站距影响乘客到达BRT 站点所花费的平均时间,这种影响对步行到站者的出行显得尤为明显。首先,对BRT走廊辐射区域进行了细致的解析,以到站时间受站距影响较大的步行到站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步行到站者的平均到站时间,得到了步行到站平均时间同站距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以增加站点数量造成的平均步行到站时间减少同BRT车辆运行时间的增加两者之间的平衡为目标,建立了BRT走廊站距优化模型,给出了模型参数的标定方法。该模型对BRT 影响区进行细化,更加符合实际情况,能为BRT实际设站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75.
为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脆弱性因素辨识模型,本研究整合DEMATEL、ISM、 ANP 三种系统分析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脆弱性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 通系统的典型事故,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提取通用典型脆弱性因素;使用DEMATELISM- ANP 方法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脆弱性辨识模型,整合脆弱性因素的特征与脆弱 性因素间的相互影响方向与强度大小,因素的层级结构与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确定城市 轨道交通系统脆弱性的递阶层次网络结构模型;根据递阶层次网络结构模型的分析结 果,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脆弱性因素分成驱动、链接、依赖、独立四类脆弱性因素.研究 结果表明,该模型切实可行,能够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脆弱性进行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976.
广州市轨道交通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如高峰时段线路运能不足、换乘站拥挤、与地面交通方式的换乘不方便等。在现场调研和相关资料整理基础上,分析现状广州轨道换乘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的近期改善思路和建议,为优化和改善广州轨道交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7.
小净距隧道是继分离式隧道、连拱隧道后出现的一种适应性较强的新型隧道形式。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开挖方法在不同净距条件下的中夹岩柱的应力变化进行分析,从而为不同净距条件下宜采取的开挖方法提出合理建议,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78.
为进一步研究超声波的声场分布特性,增强超声波在高速铁路中轮轨探伤、列车安全监测等方面的应用,设计了轮轨有限元模型,模拟了不同声源尺寸下不同频率超声波在轮轨材料中传播时的声场分布,绘制了声源轴线上的声压分布曲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超声波近场长度、指向性、超声波频率及声源大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声源直径的模型中,频率为1.0 MHz的超声波近场长度最长,指向性最好;相同超声频率的模型中,声源直径为40 mm的超声波近场长度最长,指向性最好.   相似文献   
979.
分析高铁和高速走廊出行者特征及交通流特征,可以为制定合理的高铁及高速班车票价、高速公路收费,构建各方式互补、结构合理的城市间出行市场提供依据,为中国其他将要建设高铁或准备提高高铁服务品质的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0.
轨道交通作为具有运能高、运速快与换乘便利等优势的新兴公共交通方式,正在逐渐成为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市民出行的主要选择。根据预测分析和国外经验表明,市域级轨道交通的客流变化将出现非常明显的"潮汐现象",即绝大多数客流选择在早晚高峰时间进行出行。由此,引起在低峰期产生的运力浪费非常值得关注。利用轨道交通的闲置运能开展物流快运可以有效解决低峰期运能空置的问题,其设想主要为通过合理调配并组织轨道交通剩余运能,提供一种快捷、安全的新型货物运输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