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43篇
综合类   42篇
水路运输   18篇
铁路运输   10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高速公路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生态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未来的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中,将强调公路绿化的生态作用,重视对乡土植物、原生植被的保护,并使公路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相似文献   
32.
山岭隧道建设可能会改变周边地下水渗流场,严重时会疏干地下水,威胁地表植被生存。针对现有研究难以定量分析隧道排水对地表植被影响的问题,提出以土壤水基质势作为植被生存状态指标,建立隧道-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tunnel-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 TSPAC)分析模型。通过Richards方程描述植被根系区的土壤水分运移,将大气、地下水渗流模型作为上下边界输入方程,计算植被根系区基质势分布,据此衡量植被凋萎过程并判断其生存状态。将该分析方法应用于大别山区明堂山隧道工程,分析隧道建设对地表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 1)植被根系区土壤水基质势对地下水位和大气变化的响应存在滞后性和非均匀性,植被凋萎是渐进、动态的过程; 2)大气条件在该区域对植被生存起控制性作用; 3)隧道建设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对周边地表植被影响较小,且对不同植被类型影响程度不一。TSPAC分析方法的创新性在于: 提出了物理概念明确、易于工程使用的植被生态危险状态判断指标与依据,在SPAC分析模型基础上引入隧道地下水渗流模型,将隧道排水的工程因素与环境因素相结合,分析隧道排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植被影响的整体过程,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应用,可为隧道建设的环境保护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33.
在靖安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防护施工中,采取人工恢复植被的方法,通过试验,已取得初步经验和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4.
针对天津中心渔港东导堤工程,通过几何比尺为1∶10的断面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植株布置方式、种植排数和淹没水深对护岸植被消波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1)护岸植被对波浪有一定的消减作用,可减小波浪对护面结构的直接冲击,并降低越浪量,但是植被的消波效果只对一定范围内的波浪有效。2)就植被的消波效果而言,矩形布置方案略好于梅花形布置方案;树木种植排数越多消波作用越大;半淹没时的消波效果略好于全淹没状态。3)结合天津中心渔港东导堤护岸结构,肩台种植树木7排时,植被消波效果最好,其中波高最大消减32.9%,越浪量最大消减87.8%。  相似文献   
35.
通过现场勘查、跟踪,分析了荆江河段河漫滩植物群落及植物种类分布,结合实际调查情况选取试验模型植物,开展不同植被对水流结构的影响水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植被的存在对岸坡附近水流流速影响明显,增加了水流的阻力,对减轻水流冲刷有较好的防护作用,不同植被高度、不同种植密度对植被根部冲刷具有不同的影响。最后选取周天河段张家榨护岸工程段进行了不同植被生态护坡现场试验,生态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6.
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开发平台在未开发前具有雨水汇水面积大、径流系数大的特点,市政冲击负荷大。结合西安市某车辆段上设盖板平台的雨水调蓄具体设计案例,从合理性、合规性、安全性及经济性角度出发,提出采用车辆段盖板作为雨水调蓄池的设计理念,通过增加外挂檐沟侧壁高度、减小沟底雨水管管径等措施,达到降雨时盖板边蓄边排的目的。研究分析表明方案安全可靠,同时具有节约用地、节约投资、削减洪峰流量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37.
西宁至马场垣高速公路路域植被的演替与管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西宁至马场垣高速公路植被建植的过程中,植物的演替规律和采取的管护措施。根据西宁地区的气候、地貌和土壤条件,针对植被养护当中存在的问题如养护成本高,群落结构不尽合理,盐碱比较重的问题,通过观察和试验,运用生态学原理对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本地区公路路域内植物的演替方向和目前养护措施存在的问题。根据已掌握的本地区植物群落演替规律,并考虑本地区高速公路对植被的特殊要求,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研究结果表明:在公路路域内一个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应该是一个以耐旱灌木为主草本植物为辅的演替中间群。养护的重点是充分发挥自然的调节能力,减少人为干扰,培养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降低养护的成本。  相似文献   
38.
高等级公路植被护坡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被护坡是近年来国际上越来越流行的一种边坡治理方法。阐述了植被护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根据公路边坡立地条件及特有的小气候,提出了目前主要的植被护坡形式、绿化材料选择的依据及一般原则,总结出植被护坡存在的问题和植被护坡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9.
边坡绿化与美化工程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裸露的工程边坡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甚至会造成工程灾害.本文结合作者的初步研究成果和国内公路边坡建设的成功经验,介绍了边坡绿化与美化工程的设计原则与一些设计案例,供相关设计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0.
基于空间相关算法和小波方差估计法,进行了噪声检测.实验表明,野外波谱噪声总体方差数量级介于10-2~10.之间,在350~1 300 nm.野外波谱曲线的噪声方差略高于JPL光谱库中的Conifers,1450 nm和1800 nm附近则噪声相当显著.野外波谱曲线的小波系数能量分布与加性仿真信号不同.在1450 nm和1800 nm附近,噪声在高分解尺度上表现为尖锐毛刺的减少,噪声能量减弱同时在这2个区段的信号总体能量逐渐增大,证明有波谱特征信号存在.野外波谱数据中这种尖锐噪声与2个污噪信号相除得到的复合信号表现出相似的特征,其能量传播特征也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