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5篇
  免费   208篇
公路运输   1053篇
综合类   761篇
水路运输   1132篇
铁路运输   484篇
综合运输   8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243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332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苏醒  高春元 《中国海事》2008,(12):41-44
文章针对我国港口溢油应急能力及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港口溢油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的思路,从应急设备配备的技术标准和执行标准两方面全面阐述了标准化建设的内涵,并为具体的建设和营运构建了切实可行的运作模式,力求切实提高国内港口溢油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992.
采用二维动力有限元方法并结合有效应力法对栖凤湖土石坝受地震作用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分析时上游采用校核洪水位198.5 m,下游为180 m。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275g,持续时间为10 s。计算结果表明,震后孔隙水压力与震前相比,增加了将近1倍,在粘土心墙和淤泥土地基中出现了孔隙水压力等于侧向固结压力区域,这对土石坝的稳定极为不利。通过对坝体表面各点的动力反应分析,发现位于坝体表面中部D和E点的位移和加速度峰值均比其他部分的大。  相似文献   
993.
为了研究沥青路面横向裂缝的演变规律,依托江苏省高速公路历年的检测数据,选取部分路段进行精细化跟踪观测,考虑了环境和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分析了横向裂缝密度随路龄的演变规律,建立了演变模型,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横向裂缝受低温的影响较大;与AK-13或PAC-13相比,上面层材料采用SMA-13时裂缝密度较小;横向裂缝的宏观演变规律呈现出初步发展、稳步发展、快速发展的三阶段特征,可以使用结构行为方程表征;当路面养护及时时,裂缝发展较慢,方程参数β值较小。  相似文献   
994.
为了研究荷载-渗流耦合作用下不同渗流形态对沥青路面结构各力学场量响应的影响,进一步揭示沥青路面水损害机理,在高水压沥青混合料渗透试验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模拟分析碗形分布动荷载下Forchheimer非线性渗流和达西线性渗流时饱水沥青路面内部各力学场量的变化。渗透试验结果表明:在较高水力梯度下渗流流速-水力梯度关系呈现出非线性特征,不再适用达西定律,而需应用Forchheimer非线性渗流定律描述。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2种渗流形态时沥青路面结构内部各力学场量均随着车轮动荷载的作用过程表现出波动性,且孔隙水压力均随着半正弦波型荷载的变化而呈正相关关系;与达西渗流时计算结果相比,非线性渗流时上面层内正孔隙水压力的峰值高49%,沥青面层内水平方向的拉应力、压应力、拉应变的峰值分别高16%、105%、15%,且在路表产生竖向拉应力,孔隙水压力也远高于现场实测值;2种渗流形态时均在上基层底部产生竖向拉应力,在沥青路面内产生的剪应力差别很小。因此,在车轮动荷载作用下,饱水沥青路面内部形成超高孔隙水压力和高流速的非线性渗流,会产生比线性渗流更为严重的水损害,以往基于达西定律的饱水沥青路面动态响应分析低估了车轮动荷载对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995.
柔性管节接头是沉管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头的压缩性能决定了沉管接头的水密性能及安全性,但目前针对沉管隧道柔性接头压缩性能的研究相对缺乏,接头压缩性能参数的取值缺乏试验结果的支撑。基于此,以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为研究背景,设计了几何比尺为1:10的隧道管节和接头模型,并进行了大比尺结构试验和止水带材性试验。通过对沉管隧道管节柔性接头逐级施加轴向荷载,试验获得了接头轴向位移随轴向荷载的变化曲线,并与止水带材性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柔性接头的非线性压缩性能:接头压缩性能受GINA止水带自身压缩性能影响;相比材性试验,结构试验结果中接头压缩量普遍偏小2~3 mm,相对差异可达21%。为了进一步验证试验结果,分别建立了二维和三维止水带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试验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并量化了试验中支座摩擦、止水带长度、形状及其横向约束等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规律。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支座摩擦、止水带长度及横向约束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小,可忽略不计,但止水带纵向尺寸对结构压缩性能影响较为显著,结果相差最大达到8.8%。最后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一种可用于模拟沉管接头压缩性能的简化力学计算模型,亦可应用于其他柔性接头的轴向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996.
为了分析车辆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的细观状态力学响应,建立了二自由度1/4车辆模型与多层路基路面耦合离散元模型,通过各结构层单轴压缩应力-应变试验与相同工况试验数据比较,经迭代运算得到路面离散元模型各结构层细观参数,应用试验得到的沥青路面细观参数建立多层路基路面模型,在离散元模型的上表面设定一定不平度,在一定速度作用下,1/4车辆模型在路基路面离散元模型上表面匀速移动,从而求解车辆动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各结构位移、应力等细观受力状态。进而改变1/4车辆模型的车体悬架刚度、悬架阻尼系数、轮胎刚度,轮胎阻尼系数,从而获得在改变车辆参数作用下沥青路面内部的应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离散元理论不但可以求得沥青路面在车-路相互作用下各层的应力与变形,而且还可以求得沥青路面各结构层颗粒流的变化趋势,在车辆移动荷载作用下,随着路基路面深度增加,各结构层颗粒流竖直方向动态位移与应力响应依次减少,其中上基层颗粒流动位移比上面层颗粒流动位移减少25%,下面层颗粒流竖向应力约为上面层颗粒流竖向应力的50%,水平方向上颗粒流既有压应力又有拉应力,变化比较复杂,上面层颗粒流水平方向主要承受压应力,其余结构层主要承受拉应力;增加轮胎与悬架刚度系数对模型颗粒流水平方向拉应力影响较大,增加轮胎与悬架阻尼系数对垂直方向颗粒流压应力与水平方向拉应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97.
考虑非均布荷载的柔性路面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轮胎对于路面的作用被简化为双圆均布荷载,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当需要对沥青路面结构进行比较全面的力学响应分析时,就必须考虑轮胎荷载的非均布特性对路面结构的影响,否则难以得出正确结果,但现行规范的计算方法在考虑该情况时存在较大的局限。结合有限元法和假设轮胎非均布荷载为解决这种局限性提供了可能,并结合计算实例阐述了非均布荷载对于计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机场刚性道面地基参数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机场刚性道面无损检测中的地基反应模量K的动态识别方法,以运动荷载作用下的粘弹性Winkler地基上的板系统的动态力学计算模型的方程解析解为基础,应用最小二乘方准则来拟合实测动挠度和理论动挠度,从而识别出地基反应模量K。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识别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999.
介绍了国内建成的波形钢腹板PC连续箱梁公路桥-泼河大桥的主梁结构、波形钢腹板和剪力连接件设计,为将这种新型组合箱梁结构应用于国内桥梁工程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连续刚构结构受力特点,对不对称连续刚构桥梁特性进行分析、计算。以青海积石峡电站对外黄河公路大桥为例,验证分析、计算方法的可靠性。通过结构受力计算、整体稳定性,为今后国内设计和修建非对称、特殊荷载的连续刚构桥梁提供一定的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