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58篇
  免费   1065篇
公路运输   3501篇
综合类   4395篇
水路运输   3651篇
铁路运输   1539篇
综合运输   837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362篇
  2021年   438篇
  2020年   498篇
  2019年   371篇
  2018年   413篇
  2017年   441篇
  2016年   430篇
  2015年   594篇
  2014年   895篇
  2013年   719篇
  2012年   1106篇
  2011年   1100篇
  2010年   897篇
  2009年   843篇
  2008年   791篇
  2007年   1056篇
  2006年   863篇
  2005年   561篇
  2004年   337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Over the past decade, activity scheduling processes have gain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the field of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However, still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scheduling of social activities even though these activities account for a large and growing portion of trips.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this knowledge. We analyze how the duration of social activities is influenced by social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spondent and the contacted person(s). To that end, a latent class accelerated hazard model is estimated, based on social interaction diary data that was collected in the Netherlands in 2008. Chi-square tests and analyses of variance are used to test for significant relations between the latent classes and personal and household characteristics.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social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alizing persons are highly significant in explaining social activity duration. This shows that social activitie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a homogenous set of activities and it underlines the importance of including the social context in travel-behavior models. Moreove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latent heterogeneity across the population. Four latent classes are identified, showing different social activity durations, and different effects for both categories of explanatory variables. Latent class membership can be explained by household composition, socio-economic status (education, income and work hours), car ownership and the number of interactions in 2 days.  相似文献   
162.
陈贵红 《现代隧道技术》2012,49(1):84-88,95
文章采川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偏压连拱隧道不同施工顺序下拱顶下沉、中墙稳定性及初期支护受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先开挖浅埋侧时,拱顶沉降较小,中墙在施工中的稳定安全系数较大、弯矩较小,初期支护受力较大;对于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围岩变形及中墙在施工中的稳定性控制更为重要.所以,从有利于围岩变形、中墙稳定性控制以及中墙受力的角度出发,宜采用先开挖浅埋侧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63.
对分担率进行科学的预测是交通运输规划的基础性工作,是制定运输决策的重要依据。文章经过比较选取多项Logit模型为分担率预测模型,介绍了模型建立与求解的方法,并运用该模型对南广高铁沿线客流分担率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64.
以直接传动形式的船舶推进轴系为研究对象,基于连续-离散混合模型,开展推进轴系纵向振动动力吸振设计分析。采用直接法和模态叠加法计算比较推进轴系在螺旋桨脉动推力下的频率响应,识别出第1阶模态是优势模态。结合Lagrange方程和模态展开定理推导出推进轴系连续-动力吸振器离散混合模型的动力学方程,采用动力调谐优化方法对动力吸振器进行优化设计,在优化状态下讨论动力吸振器的控制效果和参数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动力吸振器安装位置应尽可能接近螺旋桨端,以减小动力吸振器动力参数值;第1阶共振线谱的减振效果与动力吸振器安装位置无关,仅取决于其质量比。  相似文献   
165.
为探究地下交通转换平台内通风系统的合理布局,采用比尺模型试验和CFD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射流风机和通风组织对地下交通转换平台内气流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 1)当联络通道内风机射流朝向敞开段时,为使风机升压系数Kj最大,630 mm、900 mm、1 120 mm射流风机的布设位置应距离敞开段分别大于40、50、65 m; 2)大口径射流风机具有更大的Kj,但占用的断面空间更大,且射流诱导段更长,应根据联络通道长度和高度合理选择射流风机口径; 3)地下交通转换平台的通风组织不宜采用同侧开启方式,采用对角抽吸方式时,联络通道内的污染物混入比最低、通风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6.
为研究6 km长公路隧道全射流纵向排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依托羊鹿山隧道开展全射流纵向排烟现场实体火灾试验。试验在不利于排烟的下坡隧道(左洞)内进行,考虑5、10 、20 MW3个不同等级的火灾规模,并对不同工况下隧道内沿程风速、排烟时间等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火灾工况下油盘火现场试验,得出如下结论: 1)现场火灾试验期间,羊鹿山隧道左洞内自然风速为1.0~1.6 m/s,与排烟方向相反,为排烟阻力; 2)隧道内开启6组以上风机时,下坡隧道内沿程风速大于3.0 m/s; 3)根据5、10、20 MW油盘火排烟试验结果,采用全射流纵向排烟方式能将隧道内烟气全部排出洞外,且从点火开始到烟气全部排出洞外的时间约为30 min。  相似文献   
167.
浅埋暗挖地铁隧道施工监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重庆市地铁一号线大坪车站临时施工便道为例,对在浅埋、软岩条件下既有隧道拆除采用工字钢支顶、风镐破岩,新建隧道采用台阶法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人工非爆破开挖的施工方法,通过现场监控量测,得出最大地表沉降仅为3.82mm,表明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可以减少地表沉降。  相似文献   
168.
在对收费型公路运营模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交通规划软件建立了基于广义费用的交通流量分配模型即多方式多类型交通分配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的科学标定和网络的合理设置,得到各类车型在特定网络上的流量分配、路段饱和率以及通行费用,并对此模型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最终为区域高速公路网规划、路段交通量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9.
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BIM平台在施工全过程的应用逐渐丰富。集成整合平台背后全生命周期的工程数据,并将数据传递至工程建造各个环节当中进行应用,是BIM平台发挥作用的本质。如何在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收集和整理工程数据库,并传递至各个工作流程中发挥作用,是开展BIM平台建设的重点。以乌鲁木齐市东进场高架道路工程为实例,重点研究BIM平台中工程数据库的建立,分析如何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和施工过程中采集工程数据,并将工程数据库应用于项目管理。  相似文献   
170.
战时运输最优路径问题是一个多目标多约束随机动态路网寻优问题。在分析战时运输最优路径问题特性前提下,着重研究战时运输路阻函数模型,求出时间阻抗、风险阻抗和费用阻抗,标定阻抗参数μ1,μ2和μ3,及确定函数模型的MapBasic表达,在给出最优路径模型基础上,利用改进的Dijkstra算法求解。实例验证表明研究成果满足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