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22篇
公路运输   77篇
综合类   154篇
水路运输   168篇
铁路运输   42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路面抗滑性能对行车安全非常重要,除了在一般情况下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之外,冬季多雨结冰的路面也要具备良好的抗滑性能。通过对粗糙路面不同的构造深度进行破冰效果的对比试验,发现很多宏观构造的路面能弥补薄冰对路表构造深度的损失,且在行车碾压时,水平力的作用使结冰层很快被磨耗掉,增加了制动效果,达到凝冰路面抗滑的目的。  相似文献   
62.
根据太中银铁路大断面黄土隧道地质特点,隧道开挖采用环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和三台阶法,主要介绍了施工工序,同时介绍了隧道初期支护、二衬、施工防排水和沉降变形控制技术。为黄土隧道安全、快速施工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3.
比较分析神经网络和粗糙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各自优缺点,提出一种基于二者强耦合集成方式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首先利用粗集对获取的交通流数据进行预处理,简化神经网络训练样本数据集并通过粗集属性约简提取决策规则;其次,利用所提取的规则直接确定神经网络的隐层数、隐层节点数及节点的相互关系;最后训练神经网络用于短时交通流预测。通过与单纯利用神经网络预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该模型降低了网络训练时间,提高了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64.
针对高速公路发生突发交通事件,通过VISSIM仿真软件模拟事发后采取各种疏导措施的实施效果。为便于措施的分析与决策,采用事发点通过交通量、平均排队长度和平均延误3个指标表征实施效果,依据实施效果对各措施特点及实施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多目标决策技术,结合仿真结果进行了最优措施决策,并依据措施的分析结果对最优决策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确定,保证了决策过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决策过程及决策方法简单实用,便于操作,在高速公路遭遇突发交通事件时能根据事发状态迅速进行疏导措施的决策选取。  相似文献   
65.
肖元平  李云 《隧道建设》2010,30(5):503-507
为了满足在高原环境下,超长隧洞TBM施工通风的需风量以及工作面的散热要求,需要对隧洞的施工通风方式及设备配套进行全面研究。根据各种参数,确定隧洞的通风方式,并对其需风量进行了详细计算,然后利用数值模拟对风机和风管的匹配进行研究,得出适合本隧洞通风需求的风机和风管匹配方案,并对隧洞内的风速分布和热环境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科学、直观的评价隧洞施工环境。  相似文献   
66.
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测量精度要求较高,测量手段和方法较先进。通过GEDO CE轨检小车在铁路长大隧道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中的应用,对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测量的原理、方法、步骤进行了阐述和探讨。得出: 1)无砟道床达到设计功能的关键在于精调测量的过程控制; 2)静态精调中最主要的指标是对10 m弦长的轨道高低和轨向的控制,这2项指标的变化率将直接影响列车的动态检核验收。  相似文献   
67.
文中针对某山岭隧道施工过程中掌子面出现地下水突发大量涌出的不良地质现象,从隧址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洞内涌水量与地表水体水位的联系、洞内掌子面地质条件、隧址地表山塘地质条件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之间的连通使得山塘与隧道涌水段(RK5+917~RK5+903)具有密切的水力联系,是突发涌水的主要地质成因。  相似文献   
68.
估计了可变信息板(VMS)的影响范围,构建了交通控制与VMS的协同一体化模型。通过VMS影响驾驶人的出行路径选择行为,引导路网交通流向最优交通流分布模式发展。通过交通控制调整交叉口信号参数,实现路网交通流的截流与分流,最终形成路网交通流最优交通分布模式。采用Frank-Wolfe均衡分配和遗传算法相结合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利用Paramics API开发模型和算法。以Paramics软件为仿真平台,以山东省淄博市淄博新区为模拟路网,在路网突发灾害下对模型和算法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路网饱和度越大,构建的模型相对于Synchro模型,提高路网交通流运行性能指标的效果越明显,促进路网交通流稳定性的能力越强,越能均衡分配路网负载。当受灾交通流疏散完成80%,路网连线饱和度分别为不大于0.8,大于0.8且不大于1.0,大于1.0时,相比Synchro模型,构建模型的受灾交通流疏散时间分别减少11.55、21.84、25.64min,疏散速度分别提高25.98%、31.83%、20.16%。  相似文献   
69.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经济圈交通枢纽灰色关联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圈交通枢纽综合评价中存在信息不确定、定性评价指标较多的问题,而传统的评价方法虽然简单直接,但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众多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的灰色关联分析综合评价方法,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指标赋权法与灰色关联综合评价相结合,通过粗糙集理论对指标进行约简并给出较为客观的指标权重,得出综合评价模型以及相应的算法;通过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70.
BRT运营服务水平的分析与评价对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与管理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传统的评价方法其权重确定虽然简单,但往往受主观因素影响,鉴于此,采用粗糙集理论对指标进行约简得到各个指标重要性和较为客观的权重,结合物元分析法建立指标性能参数的评定模型,利用关联函数进行可拓分析,对快速公交运营服务水平进行可拓综合评价。通过实际算例来说明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粗糙集的 BRT运营服务水平可拓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对快速公交系统服务水平进行全面正确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