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19篇
公路运输   48篇
综合类   171篇
水路运输   76篇
铁路运输   46篇
综合运输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拥挤正迅速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高度聚集的城市居住人口和有限的道路空间资源,决定了优先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缓解我国城市交通拥挤形势、实施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故要从我国国情以及具体的城市经济、交通、人口以及地理条件出发,建设真正适合城市自身的轨道交通系统,使交通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2.
基于未来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外部需求的要求,设计建造生态自给单元实验装置,以实现建筑在资源上的自给自足。通过培养基配比、含水率、耗水量及种植实验,种植单元中蔬菜长势良好,免除灌溉施肥等日常管理,实验达到了设计预期。这种自给型生态单元与建筑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组合,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能部分满足人们的食物需求,减少对外界的依赖,降低能耗的同时节省了资源。这一技术将有助于大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周边区域和外部环境的生态压力。  相似文献   
43.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持续增长,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香港铁路有限公司(简称"港铁")作为世界上少有的持续盈利的地铁公司,其经营模式对我国内地轨道公司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港铁各项业务的利润进行分析,发现随着港铁进入运营时代,"轨道+物业"已不再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取而代之的是客运及车站商务等运营类业务,而这类业务盈利的根源就是对轨道交通巨大客流的"流量变现"。这说明,土地资源只能解决轨道交通可持续的"建设",客流才能解决轨道交通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44.
以长沙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为战略目标,利用态势分析法(优劣势、机会和威胁,SWOT)对其发展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要与社会和谐、与资源协调、与环境相容、与城市未来发展一致的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45.
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交通运输的理论、方法,在特定时期和特定经济环境下,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它已经显得格格不入,要求我们要有新的理论作指导来完成交通运输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任务。应用已成熟的市场经济理论,分析和解释我国的交通运输现象,从而建立和完善我国交通运输学科的理论体系,是我国交通运输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交通领域的应用理论,应以交通领域中真实的现象为出发点,用经济理论推出我们的假设,然后将假设解释到我们的交通领域,形成交通理论,以此来指导并建立我国交通运输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6.
在充分理解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指标体系来测度交通运输的可持续性;并结合多元统计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协同学的协调系数提出了更有效的、更全面的综合评价方法;最后,根据作者自己目前所做的实证研究中总结归纳了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7.
财富的积累与社会的变迁相联系。华村集体与村民财富的积累得益于城市化和市场经济的机遇。经济精英的创新作为是华村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动因。  相似文献   
48.
目前,道路交通负荷过大,大气和噪声污染等是西安市变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故在进行城市交通建设时.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总的指导原则,使经济与环境并重,最终达到城市总体协调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9.
There are factors that impact car usage in urban areas, such as density, diversity and design, but there have been few studies that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et network factors and car usage at the city level (macro level).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is relationship by introducing urban street network variables, such as blocks per area, nodes per block and length of roads and motorways,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the percentage of daily trips by private motorized modes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The street network in this study includes interconnecting lines and points that present streets, roads, motorways, intersections and blocks. The strength of the relationship in this study is found using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indicate that an increase in car usage is correlated with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blocks per area, number of nodes per block and length of motorways. In addition, because the urban street network is the result of macro-scale planning decisions, considering this relationship can lead to better planning decisions.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