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19篇
公路运输   48篇
综合类   171篇
水路运输   76篇
铁路运输   46篇
综合运输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Employers are regularly involved in transport planning and characteristic workplace-oriented tools include: (1) travel plans for building projects, (2) mandatory travel plans, (3) subsidies to employers with an advanced travel plan and (4) best travel plan awards. In all cases, experts judge the level of car use. We argue that decision-makers might benefit from a multiple regression-based benchmark modelling tool that estimates the expected share of the car. In this paper, we estimate the share of car users in the commuting modal split at workplaces. However, since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available to experts differs, we gradually add information to the model to measure the impact of data availability. Without historic data on modal split, the current share can only be predicted moderately well, i.e. within a 20% range. Besides adding the past, results improve by using homogenous and regional subsamples. Nevertheless, quantitative analyses do not make expert knowledge obsolete.  相似文献   
62.
朱晓兵 《隧道建设》2014,34(5):397-401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应显而易见,轨道交通建设给城市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地方政府在轨道建设前期如何前瞻规划、统筹安排和有效整合沿线资源,探索适合的建设模式对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以深圳地铁6号线为例,借鉴香港"轨道+物业"轨道发展经验,通过优化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布局和开发强度,实践轨道交通TOD开发模式。阐述城轨TOD与香港地铁"轨道+物业"的理念,分析香港地铁"轨道+物业"模式在大陆应用存在的问题,介绍"轨道+物业"理念在深圳地铁6号线规划研究中的应用成果,将"轨道+物业"的模式与传统模式进行对比,总结城市轨道交通TOD模式成功实施的重要条件。最后对国内城轨TOD成功实施提出一些建议:创新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出让和储备机制,探索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空间规划接驳机制,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制机制,完善政策及技术规范支撑,加强法规制度保障等。  相似文献   
63.
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文章分析了辽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并从制定特色发展规划、营造良好管理环境、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深度开发旅游资源等方面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64.
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取得了飞速发展。相应的,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从经济管理领域引入到教育领域。文章对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界定,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概括了地方特色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地方特色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几条具体策略途径。  相似文献   
65.
公共自行车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公共自行车系统进行总体概述,并针对相关文献进行批判性检验。基于以往同行评议文献及灰色文献,对与公共自行车系统影响相关的认知缺陷进行分析。当前亟须针对全球公共自行车研究进行评估,该综述旨在更好地了解及加强当前和未来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实施效率。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公共自行车系统,主要议题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公共自行车使用者认为方便性和低支出是注册并使用该系统的重要原因。其次,与固有观念相反,公共自行车系统用户比非用户更倾向于拥有和使用私人自行车。第三,当法律强制要求佩戴头盔时,公共自行车使用者比私人自行车使用者更不愿佩戴头盔。最后,从更重要的可持续交通角度而言,大量公共自行车系统使用者选择该方式取代可持续交通方式而非小汽车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66.
针对交通政策设计中决策过程的可选方法展开探讨。探索对出行政策进行综合预测、评价、优化以实现决策方案最优的可能性。从长远来看,为了适应像城市这样一个动态系统,采用了用地与交通相互影响模型(LUTI)的长期评估方法。在评估的全过程中,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来衡量实施LUTI动态决策所产生的社会福利,然后通过优化程序使其达到最大化。这一模型在马德里市收费站最优定价策略项目中得到验证,该项目要求保证系统效率、社会公平以及环境质量。与其他定价方案相比,最优方案能以相对较低的收费产生更多的社会盈余。该实践结果突出强调了不同因素对研究区域以及对社会福利盈余的主要贡献者的影响,从而反思采用的成本分析方法是否可以作为设计可持续政策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67.
新加坡城市规划体系与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建国初期市区中心交通过度拥挤、住房、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及挑战,新加坡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全面的规划体系。这一体系包括战略性规划、总体规划、协调各机构间土地利用、实施政府土地售卖计划和日常的发展项目管制与审批等。从多个角度分析新加坡城市规划的特点,如可持续交通策略、城市发展形态、住房、经济发展、绿化、保护文化遗产等。  相似文献   
68.
为完善悉尼市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政策体系,实现悉尼市“可持续城市交通”愿景,借鉴中国“公交都市”示范项目的指导方针和指标体系,建立了一个基于公共交通绩效水平的评估指标体系,利用中国“公交都市”示范项目数据和悉尼市公共交通运营开放数据,分别计算了各城市的公共交通绩效水平。将悉尼市与中国“公交都市”示范项目试点城市的公共交通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悉尼市现有交通运输模式为主要依赖小汽车方式出行,虽然悉尼市在促进交通方式转变和新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其整体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远落后于中国“公交都市”示范项目试点城市。通过借鉴中国城市在“公交都市”示范项目实践中的经验,结合悉尼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明确了悉尼市出台“从依赖小汽车出行转变为公共交通优先出行”导向政策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多项促进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政策建议,用以支持悉尼市实现“世界上最宜居城市之一”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69.
为促进长江流域航运与水环境的协调发展,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和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了长江流域航运与水环境协调发展模型,对各种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效应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计算指标模拟值与实际值基本吻合,最大相对误差为12.9%,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长江流域航运与水环境协调发展系统;航运污染主要来源于船舶事故污染和船员生活污染,占总污染90%以上;人口、水环境、航运及工农业协调增长模式有助于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船舶事故应急管理水平的提高是航运污染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70.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采用简单的分层加权汇总方法,未考虑同层指标间的相互影响以及下层指标对上层指标的一对多影响,不能系统、全面、准确地反映实际可持续发展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评价新思维——ESE 评价理论与方法,即通过数据具有 ESE(经济-社会-环境)三性影响这一新认识,构建了一个 ESE 空间直角坐标系,并以此表征城市轨道交通所有业务场景。在此 ESE 三维立体空间中,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被分成“八种四类”,同时对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了量化计算,并实现了立体的可视化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