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21篇
公路运输   140篇
综合类   127篇
水路运输   167篇
铁路运输   82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章拯 《船舶》2009,20(6):28-29
针对近年来围绕高速艇大回转试验出现的分歧意见,分析了进行高速艇大回转试验的必要性,探讨高速艇大回转试验的程序和方法,提出了尽快更新回转试验标准等建议。  相似文献   
22.
本文对采用三相逆变器供电的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变频起动过程的转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用于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变频起动分析的简化等值电路,分别用拟稳态法和简化等值电路法计算了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变频起动过程中的异步起动转矩,两者计算结果相一致,证明了该简化等值电路法的正确性。根据简化等值电路法推出了变频起动时保证最大异步转矩保持恒定的完全补偿法,用拟稳态法计算了采用完全补偿法变频起动时的异步转矩和平均转矩,验证了完全补偿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3.
摘要:为了改善永磁电机的起动性能,建立了无阻尼绕组和带阻尼绕组两种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方程,并建立它们的模型,在一组参数下对两种永磁同步电动机进行了起动性能仿真,比较分析了带阻尼绕组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在起动上的优点。  相似文献   
24.
刘成浩  刘念洲 《船电技术》2009,29(10):22-24
针对传统发电机整流系统谐波含量大,功率因数低的特点,为永磁同步发电机设计了一套PWM整流系统,通过电流前馈解耦控制,实现有功无功解耦,实现发电机侧单位功率因数运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可有效减少发电机电流谐波含量,并能在发电频率较大范围变动时仍能保持系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5.
针对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抛投效率低、成本高、准确度低、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建立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抛投漂移距离的数学模型,得出抛投高度、水深、水流速度、透水框架阻水面积等参数对漂移距离的影响规律。提出一种大框架、多转轴的空中自动同步脱钩抛投吊具,增加每次抛投透水框架的数量,并采用GPS引导抛投船舶精准定位,对抛投作业过程进行实时控制。结果表明,此种抛投装置可提高透水框架抛投的准确性,且提高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26.
为探究地下交通转换平台内通风系统的合理布局,采用比尺模型试验和CFD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射流风机和通风组织对地下交通转换平台内气流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 1)当联络通道内风机射流朝向敞开段时,为使风机升压系数Kj最大,630 mm、900 mm、1 120 mm射流风机的布设位置应距离敞开段分别大于40、50、65 m; 2)大口径射流风机具有更大的Kj,但占用的断面空间更大,且射流诱导段更长,应根据联络通道长度和高度合理选择射流风机口径; 3)地下交通转换平台的通风组织不宜采用同侧开启方式,采用对角抽吸方式时,联络通道内的污染物混入比最低、通风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27.
针对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永磁同步电机多参数辨识精度低与收敛慢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自适应自治群组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辨识,并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参数辨识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对永磁同步电机多参数辨识的整体精度更高,收敛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28.
桥梁工程预应力结构采用智能张拉系统,可有效建立结构预应力体系,避免传统张拉弊端,提高预应力张拉精度,大大降低了桥梁全寿命周期成本,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9.
对目前汽车配置的助力转向系统做了简要比较,指出了机械液压和电子液压助力的缺点,介绍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以及主要设计参数和控制特性。此系统的优点是节约能源,提高操作稳定性,是将来动力转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0.
塔梁同步施工技术不拘泥过去先主塔后主梁的施工方法,采用塔梁同时施工,在多座斜拉桥中得到了验证。该文以绥芬河斜拉桥为例,对采用同步施工技术桥梁的成桥线形内力合理性以及经济效益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斜拉索张拉过程中,由于主塔尚未完全施工完毕,塔根处的压应力储备较少,为确保施工过程中主塔的安全,在施工控制时必须对主塔两侧的斜拉索索力引起格外注意,保证主塔两侧索力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