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篇
  免费   51篇
公路运输   137篇
综合类   264篇
水路运输   157篇
铁路运输   157篇
综合运输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从近年来世界船舶产品的发展趋势中,分析了船舶的船型优化、高新技术以及高附加值等案例,强调了创新与设计的重要性,并认为,现代设计是科技进步和艺术创意的高度结合,已非通常概念上的设计思想。对船舶工业而言,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点就在于从"制造"到"设计",从而对国内的船舶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32.
李站国 《隧道建设》2007,27(5):98-100
 在创新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潮流的今天,企业追求创新、崇尚创新无可厚非。但是,在强调创新的时候,不可忽视了另一个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传承。从传承的思想基础,传承应包括的正反两面、传承与创新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对传承的认识。对于如何把握传承,重点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从心境、心态、心智等方面去探讨。传承涉及到企业发展的各个层面,主要包括技术上的传承、管理上的传承和文化上的传承,作者分别对各个层面传承的必要性及内容进行分析。以期对企业管理者在把握传承与创新方面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3.
简要介绍了射流井点降水装置的特点、基本原理以及装置的工艺流程及系统布置。通过效益分析表明 ,使用该装置除具有运行维护安全可靠等优点外 ,还具备明显的经济效益。该装置在工程中实际应用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4.
筑路机械传动设计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传动技术在筑路机械总体设计中起主导作用 ,其技术创新及现代化程度始终代表整机的技术水平和档次。随着电子和数控技术的引进和发展 ,自行式筑路机械设备的传动设计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本文以传动设计为基线 ,集中论述其技术和创新 ,并引入了一些具体的设计例证。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天津市交通强国建设、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及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的介绍,从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出行服务系统、电子付费系统和交通监控指挥系统智能化升级等方面阐述了天津市逐步进入智能交通应用阶段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论述了5G时代,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城市道路在道路横断面布置、自行车道设置、共享单车停车点布设、步行交通系统多样化等方面创新设计的思路,展望了在未来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中,低碳生态城市和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6.
阐述了国外电力机车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电力机车生产的现状,指出电力机车制造企业要占领市场,就必须具备良好的技术实力,大力提升工艺水平。  相似文献   
37.
教学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本文根据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形势,认为要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为教学建设与改革服务,必须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38.
冬季采暖热水锅炉,效率不高和尾部受热面腐蚀现象比较严重,针对15 t的XL900-13/95/70-AⅢ型热水锅炉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节能技术改造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9.
着重介绍京杭运河解台一号船闸的闸首、闸室和靠船墩的技术改造设计,为同类船闸的改造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40.
Abstract

The number of bus‐based Park and Ride (P&R) schemes in the UK has grown substantially over the past 40 years as a result of its encouragement by the Government as a tool to deal with increasing traffic congestion and traffic‐related pollution.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analyse the degree to which P&R is effective in the contemporary policy context. The authors identify phases of development of P&R since its emergence as a local solution to transport capacity constraints in historic towns. Policy goals are identified against which a review of literature is used to highlight its effectiveness. It is concluded that P&R may increase the distance travelled by its users due to low load factors on dedicated buses, public transport abstraction and trip generation, although it is highlighted that there are areas in which further research is required to clarify its impa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