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7篇
  免费   706篇
公路运输   3180篇
综合类   1814篇
水路运输   1455篇
铁路运输   1546篇
综合运输   21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243篇
  2021年   312篇
  2020年   379篇
  2019年   258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619篇
  2013年   438篇
  2012年   678篇
  2011年   770篇
  2010年   547篇
  2009年   449篇
  2008年   474篇
  2007年   593篇
  2006年   511篇
  2005年   310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陈峻  王涛  李春燕  袁长伟 《中国公路学报》2012,25(1):128-134,140
为了精确解析城市公交车和社会车辆混合运行的状态,在基本路段车速模型适用性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公交车流量、社会车辆流量、公交车比例等参数,建立了改进的混合机动车运行速度模型,分别选取单向二车道和单向三车道路段进行交通试验调查,采用Metrocount 5600气压管式车辆分型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并用于改进模型的参数标定,并分别建立了2种车型的速度差模型,提出了路段混合车流3种不同交通运行状态的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同等车流量情况下,不同公交车比例对社会车辆速度的影响表现为3个显著的变化区间;随着路段饱和度的增加,社会车辆和公交车之间的速度差呈现出从几乎不变、快速缩小到接近于零3个较为明显的运行状态;考虑车流组成中公交车比例的变化可以细化路段车流畅通状态、拥堵形成状态以及拥堵状态的判别。  相似文献   
112.
早期修建的小跨径钢桁梁悬索桥目前多已接近设计年限,正确评估其承载能力是桥梁维修、加固和技术改造的基本依据,也是桥梁管理的重要内容。文中介绍了桥梁承载能力评估的静载试验方法,分析了中美两国桥梁评估规范的异同;同时结合泸定县城南大桥的实例,在计算分析现场检测资料和静载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评估其承载能力状况,并提出了恢复承载能力的加固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3.
为了解双向荷载作用下灌浆波纹管装配式双柱墩的抗震性能,设计和制作了现浇混凝土墩、灌浆波纹管连接和预应力灌浆波纹管混合连接装配式双柱墩构件.开展了装配式双柱墩的双向拟静力试验,研究了破坏模式、滞回特性、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残余位移和接缝张开规律等,并与现浇混凝土双柱墩墩进行比较,重点分析了灌浆波纹管连接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  相似文献   
114.
为了研究动力湿化作用下渗流水在粗粒土高路堤内的迁移特性,自主研发设计制作一种室内喷洒降雨装置及车辆动力荷载模拟装置,开展动力湿化作用下粗粒土高路堤渗流场时空演化模型试验,从时间和空间2个角度描述渗流水在路堤内的迁移特性,然后根据模型试验结果,建立粗粒土渗流场时空演化机制,揭示动力湿化作用下的粗粒土高路堤边坡渐变失稳发育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相似理论,开展粗粒土高路堤渗流场时空演化模型试验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粗粒土高路堤在动力湿化作用下渗流水的迁移特性;动力湿化作用下,湿润锋首先在路堤边坡表面形成,并逐渐从边坡表面向内部拓展,在坡顶处的拓展速率较小,坡脚处的拓展速率较大;受湿润锋演变规律的影响,路堤边坡监测点负孔隙水压力逐渐减小,体积含水率逐渐增大,坡前应力逐渐增加,位于坡脚浅层区域的应力增加速度较快;依据渗流水的迁移规律,将渗流影响范围内的土体自上而下分为浅层暂态饱和区、渗流水填充区及渗流水湿润区;在动力湿化作用下,粗粒土高路堤边坡将逐渐产生沿坡脚深层滑移的渐变趋势。  相似文献   
115.
分析了驾驶人动视觉特性, 研究了驾驶人的水平视野角度、前景视图、注意力集中点与最深视野随着车速的变化规律, 构建了基于驾驶人动视觉特性的高速公路景观敏感区模型, 并推导了景观敏感区函数。运用景观敏感区模型计算了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在不同限速条件下的景观敏感区尺度, 运用景观敏感区函数获得分级结果, 并阐述了不同景观敏感区的属性与景观要素设计要点。通过对比试验, 研究了边坡宽度与一级景观敏感区尺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景观敏感区尺度为545m, 一~三级敏感区尺度分别为55、260、230m, 其中一级景观敏感区属于最敏感区域; 进行边坡景观设计时可通过修正坡度的方法改变边坡宽度占高速公路景观敏感区的比重, 坡度越缓, 景观敏感性越高。  相似文献   
116.
针对安川公路典型岸坡岩石试样, 分别在天然状态和饱水状态下对其进行轴压试验, 采用随机模糊法、最小二乘法和蒙特卡罗法对岩石变形参数和抗剪强度参数进行抽样取值, 并计算了相应的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结果表明: 采用蒙特卡罗法抽样得到的变形参数均值、均方差与变异系数与最小二乘法基本接近, 其中均值相差仅为0.77%;采用随机模糊法抽样得到的变形参数均值、均方差与变异系数最小, 其均值较最小二乘法降低了8.60%;在抗剪强度参数抽样取值时, 利用随机模糊法得到的抗剪强度参数均值、变异系数与对应的边坡安全系数最小, 蒙特卡罗法次之, 最小二乘法最大, 其中采用随机模糊法抽样取值时边坡安全系数均值为1.243, 蒙特卡罗法取值时为1.521。相比于蒙特卡罗法, 采用随机模糊法确定的隶属度函数考虑了样本参数权重因素的影响, 反映了岸坡岩石抗剪强度参数的不确定性, 计算的岩质边坡安全系数更具有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7.
为统一橡胶沥青性能试验的评价指标, 分别采用不同胶粉掺量对70#和90#的基质沥青进行改性, 基于中国规范中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和弹性恢复试验以及Superpave中的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布氏旋转粘度试验和弯曲梁流变试验等对橡胶沥青进行了性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胶粉的添加能显著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能, 显著降低沥青的温度敏感性, 但增大了沥青的高温粘度, 增加了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压实难度; 胶粉的溶胀作用会导致针入度的试验结果出现较大误差, 因此, 不建议采用针入度试验来评价橡胶沥青的性能; 软化点可作为橡胶沥青高温性能的一个评价指标, 对于90#基质沥青, 胶粉掺量分别为10%、15%、20%和25%时的软化点比未掺胶粉时的软化点分别提高了11.23、11.97、15.18、21.10 ℃, 对于70#基质沥青, 胶粉的添加则使其软化点分别提高了4.02、8.18、12.83、14.45 ℃, 因此, 胶粉对70#基质沥青软化点的影响效果要大于对90#基质沥青的影响效果; 胶粉对沥青低温性能的改善效果会随着温度的下降而降低, 在研究胶粉对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程度时, 弯曲梁流变试验的结果比低温延度试验的结果更加明显, 且由于橡胶沥青的低温延度较小, 试验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误差, 因此, 建议采用弯曲梁流变试验评价橡胶沥青的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118.

基于统一理论,考虑横荡、纵荡、艏摇平面三自由度操纵和横摇耦合,建立四自由度模型,按照MMG模型将船体上的力分为船体力、螺旋桨力和舵力,采用耦合模型叠加波浪力的方式来预报船舶在波浪中的操纵性。波浪力采用三维面元法计算,并根据船舶实时速度和遭遇浪向进行二维插值。通过对比仿真数据与自航模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预报了在不同波浪工况下的船舶操纵性,验证了二阶力是船舶回转漂移的主要原因。比较了不同波高对船舶在波浪中操纵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波高越大,船舶回转的纵向和横向漂移越明显,并且Z形试验中的第1超越角和达到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119.

深水承压结构在研制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缩比模型试验,而缩比模型的制造质量直接关系到试验能否达到预定试验目的,关系到试验结果的正确性。对影响深水承压结构缩比模型试验结果的各种制造质量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水下承压结构钢质模型制造质量检验要求;对于有初挠度超差的试验模型,通过理论分析,提出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评估计算。通过对4个实例的评估计算分析,证明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评估计算的结果可以作为有初挠度超差模型的制造质量验收依据。

  相似文献   
120.

运用升力线、升力面以及面元法理论为海事40 m级巡逻船设计新型螺旋桨。采用给定环量分布进行螺旋桨理论设计,并通过桨模敞水试验和实桨装船后的实船测试验证该桨的理论设计方法。实船测试主要通过2条相同船型的实船,分别加装图谱桨和理论桨进行航速、轴功率、艉部振动对比测试,用实船试航的试验数据对比分析理论桨相对图谱桨的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采用理论方法设计的螺旋桨相对原来的图谱方法,与船型匹配得更加精确,实船的螺旋桨效率约提高2%;船体艉部振动约减小5 d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