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3篇
  免费   79篇
公路运输   404篇
综合类   333篇
水路运输   276篇
铁路运输   204篇
综合运输   6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和双纤维模型研究了δ-Al2O3,短纤维增强Al合金复合材料在室温下的热残余应力的分布及其对复合材料整体力学性能的影响.计算了体积分数为20%的3种δ-Al2O3/A1合金复合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关系,并与实验结果比较.纤维间相互作用使复合材料基体中的热残余应力的大小发生了变化,但对其空间分布规律没有影响.对于体积分数为20%的短纤维增强δ-Al2O3/Al-5.5Mg和δ-Al2O3/Al-5.5Zn复合材料,用双纤维模型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方法计算的应力-应变曲线与实验曲线符合得较好,但δ-Al2O3/Al-12 Si复合材料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942.
从北京西北部轨道交通网和13号线运营现状存在问题出发,分析制约13号线能力提升的瓶颈。通过对"提升西直门站折返能力方案、基于拨线改造的列车扩编方案、基于车站扩编改造的线路拆分方案"的研究,提出13号线运能提升综合实施方案。采用线路拆分重组、新建+改造相结合、扩大编组(6B改为8B)等一系列改造,优化线网布局、破除13号线运营困局、提高线网服务水平和可达性。  相似文献   
943.
中低速磁浮交通跨越大江大河时需要采用大跨度桥梁,现有轨道伸缩接头无法满足大跨度桥梁几百毫米甚至上千毫米的伸缩变形,需要研制大位移轨道伸缩装置。借鉴现有中低速交通轨道伸缩接头以及其他桥梁或轨道伸缩装置的构造和伸缩原理,并进行系统性创新,提出由小纵梁系统、纵向滑槽系统、模数式轨道单元系统、X形连杆与弹簧系统等4大系统组成的中低速磁浮交通模数式大位移轨道伸缩装置,可通过设计不同长度的多跨连续小纵梁支撑不同数量的模数式轨道单元实现±100~±1 000 mm的伸缩量,为中低速磁浮交通跨越大江大河这一关键技术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对于磁浮交通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4.
为探讨大跨度斜拉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受力与变形规律,以一座多线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为例,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塔-索-梁-轨"空间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温度荷载、列车荷载以及制动荷载对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受力与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桥塔温度变化时,钢轨伸缩力、钢轨纵向位移和桥梁的纵向位移均无明显变化,钢轨伸缩力最大幅值出现在连续梁两部,并在简支梁梁缝处出现峰值;在列车荷载作用下,各条线路的钢轨挠曲力和钢轨纵向位移随着距加载线路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钢轨挠曲力最大幅值出现在连续梁端部;在制动荷载作用下,钢轨制动力最大幅值出现在连续梁端部,并在加载的起点与终点出现峰值突变,加载的起点或终点与连续梁端部重合时为最不利位置。研究结果可为大跨度斜拉桥上无缝线路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45.
研究柱形装药爆破下岩石破坏分区半径、破坏各区位移应力和周边控制爆破时装药径向不耦合系数计算问题。基于炸药爆轰波的C-J理论和空腔膨胀理论,采用Tresca屈服准则模拟爆破近区的本构关系,利用爆破近区的速度场建立破碎区的动力控制方程,结合径向裂纹区的准静力平衡方程和弹性振动区的应力-应变关系,给出柱形耦合和不耦合装药爆破作用下岩石破坏分区半径及计算点位移应力的理论解析,推导周边眼控制爆破的装药径向不耦合系数和单孔装药量计算公式。根据破坏区半径比的结果与已有文献结果的比较,证明了本文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46.
公路改扩建是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课题。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工程实际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地基处理前后路面结构层附加应力响应,计算路面结构层的强度发挥率,确定应力控制层,制定差异沉降控制标准。主要结论为:路面底基层的强度发挥率最大,为路面应力控制层;通过改变复合地基桩体和格栅参数,同时考虑安全系数,得出差异沉降控制标准为0.5%。对应的处理措施为:桩体模量为10.0GPa、桩体长度为15m、桩体间距为2.0m;格栅模量为1.0GPa、格栅长度为7m。  相似文献   
947.
在深厚软土地区进行打桩施工时,土体中会产生较大的超孔隙水压力(简称"超孔压")。通过杭甬铁路客运专线上虞北站路基下预应力管桩沉桩过程中的孔隙水压力监测试验,探讨了深厚软土地区群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超孔压的累积及其消散规律。研究认为群桩施工对超孔压的影响范围为27.5倍桩径,且超孔压在水平和深度方向上的分布规律受土层分布的影响较为明显。通过实测与理论计算的对比,分析了各种理论的差异,可供类似地质条件下预应力管桩的施工组织借鉴。  相似文献   
948.
研究目的:白音华至锦州港铁路通道包括赤大白铁路和锦赤铁路,连接白音华矿区和锦州港煤炭码头,是蒙东地区重要的煤炭下水通道,同时为沿线电厂用煤提供了重要的运输径路。既有白锦铁路通道线路为单线,线路运输能力较小,不能满足通道预测运量的运输需求,需要进行扩能改造。白锦铁路通道为中电投企业投资铁路项目,扩能改造方案需要逐步实施,投资需要逐步完成。研究结论:通过对白锦铁路通道采用不同车型和单双线等不同扩能方案的比较,确定白锦铁路通道采用分期分段逐步的扩能方案。白音华至赤峰段采用逐步复线扩能改造方案,赤峰至锦州港段采用单线扩能方案,同时与白音华至赤峰段复线同期延长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度至1 050 m。全线的扩能改造采用分段、分期实施,分年度投资呈线型,比较适合企业投资。  相似文献   
949.
介绍了深圳地铁5号线车辆国产辅助供电系统,包括辅助供电系统的构成与功能、三相交流系统与低压供电系统,以及其主要器件辅助逆变器、充电机和蓄电池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950.
为评估运营阶段风及车流作用下大跨桥梁转轴式伸缩装置的服役状态,融合机构运动理论及磨损机理建立转轴式伸缩装置滑动支承构件的磨损寿命评估方法。以变杆长双滑块双导杆四连杆机构的运动理论为基础,推导了多滑块多导杆的伸缩装置机构运动学数值仿真模型;基于Archard磨损理论提出了伸缩装置滑动支承磨损深度计算模型,以失效概率为指标建立了伸缩装置滑动支承磨损寿命的评估方法;以一单跨悬索桥为算例,对风和车流作用下伸缩装置滑动支承的服役年限及其年更换次数进行定量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建立伸缩装置的机构运动仿真模型,通过与8缝伸缩机构的运动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利用伽马分布能够较好地模拟伸缩装置滑动支承磨损深度的累加概率特性;随机车流和风作用下,悬索桥伸缩装置滑动支承的服役年限随距滑动侧越近而越小,失效概率反之;一般流和风速10 m·s-1工况下,超82%的滑动支承服役年限小于15年;不同车流密度-风速联合作用对伸缩装置滑动支承的服役年限影响显著,伸缩装置滑动支承的合理更换周期应依据桥址交通量荷载水平及风场条件制定;建立的转轴式伸缩装置滑动支承磨损寿命评估方法可为同类型伸缩装置机构的磨损寿命评估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