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83篇
  免费   786篇
公路运输   4188篇
综合类   3959篇
水路运输   2836篇
铁路运输   2005篇
综合运输   481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204篇
  2021年   353篇
  2020年   415篇
  2019年   291篇
  2018年   224篇
  2017年   310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476篇
  2014年   942篇
  2013年   746篇
  2012年   1088篇
  2011年   1231篇
  2010年   903篇
  2009年   855篇
  2008年   869篇
  2007年   1129篇
  2006年   957篇
  2005年   601篇
  2004年   374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钟东雄 《路基工程》2011,(1):167-168,171
泉州柴桥头隧道二衬施工,由于施工工艺、围岩变形等原因,致使混凝土产生裂缝,不仅影响美观,且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对偏压连拱隧道二衬混凝土裂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12.
传递系数法计算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递系数法是我国创造的一种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传递系数法有隐式解法和显式解法两种,主要通过讨论传递系数与倾角的变化的关系,提出条块划分的一些建议,另外也讨论了条块间静水压力及隐式解法中假定Fs大小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13.
结合京珠复线长湘高速公路三车道隧道工程,采用数值模拟对双侧壁导坑法、三台阶法施工隧道围岩和支护系统变形及受力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现场施工应用情况,对比分析两种工法的优缺点。研究结果表明,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在控制围岩变形及地面沉降方面优于三台阶法,且产生的围岩塑性区较小,但两种工法施工均能满足围岩及支护稳定性的要求;三台阶法在施工进度、资源利用、造价、工序转化及施工难度方面具有优势,长沙地区浅埋大跨度隧道采用三台阶法施工,可以保证施工的安全、快速、高效。  相似文献   
914.
对一座现有分离式箱梁截面连续梁桥进行桥面铺装应力有限元分析。桥面铺装采用同步碎石防水粘结层。分析荷载最不利位置下防水粘结层厚度变化对桥面铺装各层层问拉应力、剪应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15.
运用岩土工程有限元软件Plaxis 2D建立平面应变模型,对路基工程中应用的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与加筋垫层联合处理的软土路基进行分析。通过改变布桩范围,分析复合地基水平坡脚外地表、坡脚下一定深度及软土路基横断面上的水平向变形特性,所得结论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16.
为研究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中跨合龙方案与关键技术,以主跨926 m的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为背景进行研究。综合考虑该桥结构受力与构造特点,通过温度、顶推力及结构局部承载力的分析,确定该桥采用加载合龙方案。合龙过程中实施了合龙口线形调整、塔梁临时约束解除与顶推、劲性骨架设置等关键技术,使该桥中跨合龙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合龙过程十分顺利,实现了高精度合龙。  相似文献   
917.
为研究施工过程和汽车荷载布载方式对宽箱连续组合梁桥产生的影响,结合建设中的杭州九堡大桥北侧引桥进行分析。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建立该桥宽箱组合梁的板壳和实体模型,分析混凝土采用不同施工过程(一次全部现浇和先跨中后支座逐跨浇注)对结构整体受力的影响及结构计算中汽车荷载按不同方式(按车道荷载+集中力和按车轮荷载)布置时结构的整体受力和局部受力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对大跨度宽箱组合梁的受力产生较大的影响;采用车轮荷载布载方式较采用车道荷载+集中力布载方式能更好地模拟结构的整体受力和局部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918.
为保证施工阶段的结构安全,一些斜拉桥的施工需要进行2次分步张拉斜拉索,而由于二次调索控制目标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调索计算方法。针对施工期间存在2种阶段控制目标的斜拉桥,以主梁脱离支架和内力分布合理作为控制目标,采用以梁塔拉压及弯曲应变能最小为约束条件的最小能量法进行初张力优化计算,以设计成桥索力作为控制目标,采用差值法进行正装迭代计算确定第2次张拉索力,并结合工程实例,利用有限元法实现了二次张拉索力计算。2种方法组合使用所确定的施工张拉索力能够满足施工控制要求,最终成桥状态亦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19.
祁家黄河大桥为单跨180 m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综述该桥主桥设计。该桥矢跨比为1/5;拱圈采用等截面悬链线,由横哑铃形桁式双肋组成;拱上立柱采用钢管混凝土柱框架结构,桥面板边孔采用20 m空心板梁与路基相接,次边孔采用16 m跨空心板,其余孔均采用标准的13 m跨空心板;该桥采用重力式拱座;拱肋吊段采用内法兰盘连接。该桥采用斜拉扣挂式无支架缆索法施工,利用钢丝绳作扣索,设计中取消了扣塔,直接将部分扣索锚固于桥台处。  相似文献   
920.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主桥为三塔四跨结合梁悬索桥,加劲梁跨径布置为(200+2×850+200)m。该桥南锚碇基础经多方案比选采用圆形嵌岩地下连续墙基础。地下连续墙外径68m、壁厚1.5 m,底板厚6 m,顶板厚14.5 m。导墙由2个L形钢筋混凝土墙组成,墙间距1.6 m;帽梁总宽4.0 m、高2.5 m;内衬厚1.5~2.5 m;在地下连续墙外围设置环形防渗帷幕。采用理正深基坑软件分析地下连续墙施工全过程的受力,进行结构配筋。采用软件FLAC3D建立基坑及周围土体三维模型,分析基坑开挖对长江大堤变形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正常施工时,周边建筑及长江大堤的安全可以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