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9篇
  免费   275篇
公路运输   1073篇
综合类   662篇
水路运输   1390篇
铁路运输   948篇
综合运输   13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355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392篇
  2011年   370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336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7 毫秒
961.
太行山隧道膏溶角砾岩地段施工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行山隧道是石太客运专线的重点工程,是目前我国在建最长的铁路山岭隧道。该隧道在DK85+055~DK93+900之间穿越累计4 410 m长的膏溶角砾岩地层,这种软岩硬土地层胶结极差,强度低、水理性强,并且有弱膨胀性。为保证隧道的正常施工,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施工过程中进行了系统的监控量测工作,分析了围岩压力、支护应力特征和洞室稳定性状态,反馈信息,指导施工,为隧道顺利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62.
介绍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控制中,钻孔、清孔、成孔过程的控制方法,以及水下灌混凝土的灌注方法和出现故障的排除措施.  相似文献   
963.
介绍了利用美国NI公司的Lab VIEW5.0开发多参数污水在线监测系统的过程,讨论了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64.
IGS超快星历在对流层实时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比较广播星历和IGS(国际GPS服务机构)目前提供的3种精密星历的精度和时延性,得出只有超快星历(IGU)才能满足对流层监测的时间要求.根据实际数据进一步分析了超快星历卫星轨道和卫星钟差的精度,提出了利用轨道松弛联合轨道质量指数加权的方法,并利用四川GPS连续观测网(GPSNOS)的实测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解决IGU中的“病态”卫星问题,从而使IGU能有效地用于对流层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965.
从船载液压系统的特点出发,以液压传动理论为基础,在虚拟仪器平台上研制开发了挖泥船液压设备监测系统.介绍了该系统软件的结构和模块设计,以及系统监测点的选取和信号采集系统的组成与主要功能,并从理论上阐述了基于液压油压力波动和污染物浓度分析的监测方法,应用国际通行的油液污染度评定标准(污染物浓度ISO代码)提高了监测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66.
本文在城市轨道车辆噪声、振动测量及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噪声源和噪声传递途径,分析研究了各种减噪措施,为轻轨车辆设计和有轨电车改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67.
目前,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修筑技术在我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一些已建成桥梁中出现了种种病害。在总结其病害形式的基础上.探讨维修加固施工监测与控制的重要性.并以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为例.论述施工监控的主要内容厦其注意事项,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8.
基于隧道围岩监控量测的位移反分析能够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获得更接近工程实际的岩体力学参数,能有效指导隧道的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因而对于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及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9.
石龙山隧道新奥法施工围岩变形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奥法是目前广为采用的隧道动态监测施工技术。以石龙山隧道施工监测为例,详细说明了该技术在隧道施工中对围岩位移及受力变化的监控实施程序,并根据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对支护结构进行调整。实施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控制围岩的稳定性,节省支护费用,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970.
A novel nonlinear combination process monitoring method was proposed based on techniques with memory effect (multivariate exponentially weighted moving average (MEWMA)) and kernel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KICA). The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dealing with nonlinear issues and detecting small or moderate drifts in one or more process variables with autocorrelation. MEWMA charts us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from the past history of the process for keeping the memory effect of the process behavior trend. KICA is a recently developed statistical technique for revealing hidden, nonlinear statistically independent factors that underlie sets of measurements and it is a two-phase algorithm: whitened 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KPCA) plus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 The application to the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unit (FCCU) simulated process indicates that the proposed combined method based on MEWMA and KICA can effectively capture the nonlinear relationship and detect small drifts in process variables. Its performance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s monitoring method based on ICA, MEWMA-ICA and KICA, especially for long-term performance deterio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