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25篇
公路运输   110篇
综合类   145篇
水路运输   80篇
铁路运输   60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分析了基于Windows 95/98平台的串行通信程序开发一般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用C++Builder 4.0实现了基于多线程技术和消息响应机制的异步串行通信,给出了设计的具体步骤和详细解释.并针对使用多线程容易产生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2.
叙述了控制器局域网(CAN)通信总线的主要特性,采用CAN通信总线作为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系统的串行通信网络,并采用双CAN总线冗余方式来提高监控装置系统工作可靠性的具体原理,以及CAN总线报文格式的详细说明,CAN总线每个结点数据处理的仲裁方式.  相似文献   
133.
针对社会服务机构附近车流量大,车位需求大,而部分车辆长时间滞留导致交通堵塞及路侧临时停车位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在城市部分区域建立基于视觉识别的限时停车系统。本文分析了系统构建模式,通过对限时区域功能分类,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最优车辆停留时间模型,并以武汉市某小学周边区域为例进行了分析。区域限时停车系统的建立对于解决城市局部交通拥堵及停车困难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4.

基于无人艇(USV)跨域异构编队的协同导航是解决未来水面、水下、天空3个区域导航定位的重要方法。为此,针对上述编队协同导航领域的相关问题,从3个层面进行综述。首先,阐述USV国内外发展情况和基于USV跨域异构编队的概念及研究;然后,对基于USV跨域异构编队协同导航的方式进行分析,并分别从水面/水下跨域异构编队协同定位、空海跨域异构编队视觉导航、基于USV跨域异构编队路径规划这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指出基于USV跨域异构编队的关键技术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5.
为研究风险情境下老年驾驶人与中青年驾驶人行为特性的差异,并确定老年驾驶人的眼动、心理生理、驾驶操作及风险感知等各类行为特性的衰退情况;选取19位老年驾驶人和19位中青年驾驶人作为试验对象,应用眼动仪、生理仪及驾驶模拟平台开展驾驶模拟试验;采集5种风险场景下2组驾驶人的眼动、心理、生理、操作行为与车辆运行数据;对比分析2...  相似文献   
136.
良好的汽车驾驶舱视觉舒适性能够保障驾乘人员的行车安全,提高道路交通的稳定性,因此汽车驾驶舱的人机工程布置和内饰设计需要考虑减少驾驶舱眩光的产生。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ATIA/SPEOS的汽车驾驶室眩光评估方法。利用光线追踪法分析产生光反射部件之间的几何位置关系,在考虑材质属性、外界环境、真实光学效果和阳光照射方向的前提下,利用视觉仿真精确映射汽车驾驶舱的眩光位置。以某型SUV驾驶舱为例,通过光线跟踪分析发现,组合仪表不会有光线的直接照射产生眩光,中控大屏幕会有通过天窗和右边侧窗玻璃的光线直接照射产生眩光;通过视觉仿真分析发现,组合仪表由于光线折反射导致轻微眩光,中控大屏幕眩光面积较大;前挡风玻璃区域在中午和下午眩光较为严重,左边外后视镜区域在下午有空调镀铬装饰和风口造型的成像;中控大屏幕贴合AR防眩光膜优化后,分析结果表明,整块屏幕视觉效果趋于一致,视觉功效有显著提高。通过制定驾驶舱炫目主观评价流程并进行主观评价分析,得出驾驶舱眩光主观评价分析结果与仿真方法评估结果一致,表明该评估方法在新车研发和车型改款试制前期对驾驶室眩光分析和优化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7.
为进一步分析低等级公路光学长隧道内不同车型、不同隧道区域驾驶员的视觉负荷特性,招募了22名驾驶员(12名小汽车驾驶员、10名货车驾驶员),选取云南省境内的昔宜隧道开展低等级公路光学长隧道驾驶员实车试验。利用眼动仪采集驾驶员瞳孔面积的相关数据,应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小汽车与货车、入口段与出口段的差异性显著检验,并分析驾驶员瞳孔面积变化速率的整体变化规律;同时,借助变异系数来反映驾驶员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 1)隧道入口段和出口段之间以及小汽车与货车驾驶员之间的瞳孔面积变化速率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车型(小汽车和货车)与隧道区域(入口段和出口段)2类因素之间对瞳孔面积变化速率无交互影响; 2)货车驾驶员在进出隧道时视觉负荷更严重,货车驾驶员在隧道内的瞳孔面积增大与减小变化率峰值均大于小汽车驾驶员; 3)货车车型和出口区域的驾驶员对视觉环境更为敏感,不同车型、不同隧道区域驾驶员的瞳孔面积变化速率变异系数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8.
139.
相关跟踪是最常见的一种目标跟踪方法,但传统相关跟踪采取的“峰值”跟踪方法抛弃了所有小于峰值点相关值的位置点的信息,不够稳健,受遮挡影响大,并且很难求解相关模板的仿射变形参数。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非线性相关跟踪算法,以改进的灰度模板作为目标表示方式,粒子的权值与相关值成比例,目标状态的后验概率由粒子加权表示。模板更新时根据粒子权值进行自适应调节,对所有粒子所在位置的区域进行加权更新,权值大的粒子具有更高的更新系数,避免了仅利用单一峰值点处的模板进行更新可能造成的误差累计。该算法大大提高了跟踪与模板更新的鲁棒性,同时也是一种在仿射空间进行运动参数搜索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0.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监控仿真系统组件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自动监控(ATS)仿真系统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基于COM技术的、组件可重用的ATS仿真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并以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ATS仿真系统的开发为例,分析了系统中可视组件和功能组件的设计和实现方法,提供了组件实现的MIDL代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