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80篇
综合类   57篇
水路运输   35篇
铁路运输   41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洗浴废水的填料选择研究以软性纤维和软性泡沫作为备选填料,采用活性污泥挂膜法,浅析了膜培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最后通过最佳水力停留时间这一废水处理指标对备选填料进行比较,最终选择软性泡沫作为动态实验填料.  相似文献   
52.
循环水供给系统是地铁列车清洗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循环水供给系统的设计原理,对其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改造后的循环水供给系统目前运行正常,达到了防止"气缚现象"发生的目的,可为检修列车清洗机、验收调试新安装的列车清洗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3.
重点介绍JD型计算机联锁系统与地铁车辆段、停车场的试车、洗车线的结合设计。结合已成功实施的案例,以试车线为例,分别介绍设计原则、接口方式、逻辑处理、人机界面设计等。  相似文献   
54.
随着上海城市的发展,市政污水处理工程大规模的建设,为上海城市的污水处理提供支撑.在污水处理工程基坑围护设计、监测中,因基坑无支撑、超大面积开挖的典型特性,围护体变形较大时会引起邻近周围环境的影响甚至危害.在大面积、无支撑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的设计及监测总结尤为必要,为后续相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5.
低温生活污水氨氮深度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折点加氯去除低温生活污水中氨氮的加药量、pH值、反应时间等工况条件以及工程应用设施,结果表明,采用次氯酸钠折点氯化的方法深度处理氨氮,操作方便,反应迅速完全,脱氮率高,出水氨氮1mg/L以下,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6.
结合铁路罐车洗刷作业的特殊工艺,对鸟鲁木齐西车辆段洗罐所的主要工艺设备选型过程进行论述,从而达到设计合理、工艺先进和经济适用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7.
泰和污水厂是国内采用全流程全地下式集约化布置规模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规模40万m3/d,调试过程中通过优化污泥接种培养驯化方案、系统管网联动调度、优化调试顺序等,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污水厂达标排放,发挥了泰和污水厂的环境效能.对泰和污水厂调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回顾,总结了全地下大体量污水厂的调试要点.  相似文献   
58.
某3万t/d污水处理t程设计采用A2/O工艺,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918-2002)的一级A标.该文列举了某工程主要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并介绍了该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特点;提出了污水处理厂采用A2/O工艺设计施工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9.
该文介绍了某化工园区废水处理装置扩建工程设计规模3 000 m3/d,通过采用原水分质预处理,再混合进行生化处理的工艺,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工艺中运用了三维电极电解、铁铜微电解技术等技术。该工艺具有耐冲击负荷能力强、难降解有机物去除率高、剩余污泥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0.
应用牛血清蛋白(BSA)和海藻酸钠代表反渗透进水中的蛋白质和多糖,采用带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分析污染因素的影响,使用环境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污染后的膜面进行监测.实验表明,海藻酸钠对膜污染的影响高于BSA的影响,BSA与海藻酸钠共同存在时会产生明显的交互作用,增大了有机物污染.溶液中Ca^2+会结合羧基官能团,以架桥作用连接有机物,能够显著影响有机物污染,Mg2+对有机物污染的影响次之,离子强度会改变有机物的带电性,从而影响了有机物的污染.监测结果表明,有机物可在反渗透膜面形成厚密的凝胶层,引起严重的膜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