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6篇
  免费   347篇
公路运输   1159篇
综合类   822篇
水路运输   1457篇
铁路运输   428篇
综合运输   127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320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张学文 《隧道建设》2018,38(2):308-315
兰渝铁路桃树坪隧道为Ⅰ级铁路双线隧道,穿越上第三系富水粉细砂地层,由于粉细砂层成岩作用差,遇水呈流塑状自稳性变差,隧道施工困难,极易发生塌方,塌方处治难度极大,安全风险极高。为解决富水粉细砂层隧道塌方后砂层松散、流动性强、无自稳、塌方处治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确保安全快速通过塌方段,以桃树坪隧道3#斜井正洞塌方处治为工程实例,就如何采用 “真空降水+双层大管棚+小管棚+双侧壁法”有效处治富水粉细砂层隧道塌方进行详细论述与总结,成功案例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92.
为研究地铁盾构隧道正上方基坑冻结开挖诱发隧道环缝渗漏水的问题,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三环管片衬砌结构的三维有限元精细模型,主要研究冻结降温作用对盾构隧道环缝、纵缝张开量的影响,并结合接缝处细部构造的特点对隧道环缝出现漏水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 1)盾构隧道管片纵缝、环缝张开量和螺栓应力随着冻结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2)在地层荷载与冻结温度共同作用下,盾构隧道环缝最大张开量为纵缝最大张开量的4.2倍; 3)环缝张开使得接缝处管片与橡胶密封垫接触不紧密,进而导致橡胶垫与接缝槽接触产生的摩擦力小于水压力,这是隧道漏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3.
王广宏  罗利彬 《隧道建设》2018,38(Z1):142-147
富水未成岩粉细砂地层是极软岩地层中非常特殊的地层,因成岩不均匀,水动力环境复杂,地层力学特性差异性大,复杂多变,岩层整体缺乏自稳性,遇水易发生溜塌、滑移、涌水涌砂、基底软化承载力下降等问题,严重阻碍施工进度,危及施工安全。为解决该地层施工难题,以便安全、快速的施工,文章以兰渝铁路桃树坪隧道出口现场施工中采用的垂直深井降水+超前真空深孔降水+轻型井点降水的3级降水方法为例,总结在该地层条件下降水的设备、工艺、工法和技术参数,基本解决了富水未成岩粉细砂地层施工降水难题,可为类似地层条件下隧道洞内降水作业提供技术参考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94.
徐阳  徐佳琳  戴金  许成顺  崔春义  孟坤 《隧道建设》2018,38(11):1785-1792
为研究地铁列车振动荷载长期作用下隧道底部土层的孔隙水压力及变形特性,以北京地铁7号线2期(东延)工程为背景,利用ADINA有限元计算平台建立典型隧道区间断面的有效应力分析模型,进行上限速度行车荷载作用下饱和场地土层-隧道体系水土耦合动力响应分析,研究典型位置处孔隙水压力时程变化规律,并预测地铁振动荷载作用下引起的沉降量。同时,对北京地铁7号线粉细砂进行土工室内试验,进一步研究隧道底部土层在地铁行车荷载作用下的孔隙水压力及竖向变形发展规律。结果表明: 1)在长期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隧道底部土层孔隙水压力逐渐增大,且增大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2)土体的累积超孔隙水压力比和累积应变量随着荷载幅值的增加而增大; 3)与非均等固结条件相比,均等固结条件下的超孔隙水压力比较大,但累计应变量小; 4)列车振动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和应变均较小,超孔隙水压力在列车停运期间足以消散完毕。  相似文献   
995.
半潜船压载系统动态建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半潜船通过自身压载水的注入与排出来实现货物的装卸,压载系统的工作影响半潜船的浮态。对于大型半潜船来说,利用排出压载水实现船舶上浮的水量远大于一般船舶,传统的经验算法多基于稳态进行估算,计算时间往往大于实际排载时间。文章对水泵排载与重力排载两种排载方式分别建立动态排载数学模型。建模过程考虑压载水注入排出与船舶浮态的相互影响以及实际管路阻力因素,并针对重力排载方案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96.
移动型水质监测系统由无人巡航船和陆面监控平台组成。无人巡航船利用"北斗一号"传输水质信息,利用"北斗二号"和惯性导航系统输出的导航信息。无人巡航船可实现自主移动、采集水质信息和发送信息;陆面监控平台可接收水质信息,该信息能在以Lab VIEW为环境开发的上位机软件上显示、存储和查询。对系统进行了测试,3个通信试验的平均丢包率分别为2.42%、2.5%和2.3%,通信丢包率低,无人巡航船运行轨迹和预设轨迹基本重合,能准确巡迹。  相似文献   
997.
随着海平面的上升,沿海地区的年最高水位的极值及重现期已发生变化,对沿海工程顶面高程的确定产生了重大影响。以吴淞为例,以码头顶面高程为研究对象,用纯经验曲线法计算重现期;并根据IPCC第5次评估报告假定情景下的海平面上升情况,计算各情景下港口码头顶面高程的变化。结果表明海平面上升对码头顶面高程确定的影响非常明显,对顶面高程较低的码头的影响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998.
根据赣江流域规划,在赣江下游三湖镇河段规划兴建新干航电枢纽,枢纽建成后坝下游的河床冲淤及水位变化需要进行预测研究。建立了坝址至南昌118 km长河段的一维水沙数学模型,计算了拟建新干枢纽坝下河道河床下切与水位下降情况。结果表明:在现状河道条件下,经过6~7个水文年河床调整后,枢纽下游河段河床冲淤接近平衡;经过10个水文年作用后,新干枢纽坝址下游附近河段河床最大冲刷深度为1.76 m,坝址下游附近水位最大下降值为1.56 m。分析了河床调整后坝址至南昌河段航道条件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9.
尤克诗  王峰  方向征 《水运工程》2015,(11):125-129
航电枢纽人工调节将引发下游航道水位和流速的变化,对船舶通航条件带来较大影响。针对航电枢纽调节下典型山区航道——兰江航道,采用数值模拟手段,计算航道上游规划姚家枢纽和灵马枢纽建成后,不同重现期洪水下的水位、流速分布等水力特性,最终得到航道设计最高通航水位。计算结果表明:10 a和5 a重现期下航道特征水位超过警戒水位较多,不利于河道防洪和航行安全;3 a重现期洪水对应水位的局部分航段流速较大,影响航道运行安全和航道运输的综合效益;结合航道建设和运行的经济效益、航道以及行船安全,认为以2 m/s适航流速作为参考条件、经试算获得的90%洪水频率对应的特征水位作为兰江航道设计最高通航水位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00.
机舱局部细水雾灭火系统具有环保、高效、灵活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船舶消防系统中,近几年在军用舰船上也得到运用。文中介绍了机舱局部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原理和应用特性,结合某型船的实际运用情况,分析了影响系统安全使用的风险因素及应对方案。为更好地发挥该系统在船舶消防系统的优势,提出了若干设计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