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62篇
综合类   142篇
水路运输   139篇
铁路运输   201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分析影响双矿集团生产的地质问题,建立以三维地震、无线电坑透、直流电法仪为基础的地质构造探测技术,采取有效的手段有针对性做好矿井地质工作,促进煤矿安全高产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62.
多跳水下传感器网络中的功率分配算法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张莉  张春红 《舰船科学技术》2012,34(8):73-75,78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其典型特点是能量和带宽有限.多数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都可以归结为参数估计问题.本文针对多跳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对递进式的分布式参数估计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交替最小化方法得到功率分配方案,目标是在给定的均方误差性能要求下,使得网络消耗的总功率最小.  相似文献   
63.
谭红世  邢智娜 《港口科技》2012,(5):20-22,38
针对港口照明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先进可靠的串口通信技术、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分析港口照明现状。介绍远程无线控制系统的特点和港口远程无线控制信息系统的组成。将人机操作界面和远端控制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对照明设备的远距离控制,合理组合开启数量,达到高效节能、安全运行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4.
目前水运工程建设距离陆地越来越远,水深也越来越大。离岸深水构筑物的监测受网络信号覆盖范围、恶劣天气、施工等干扰,一直无法很好地实现既实时又方便的数据采集。文中介绍了一种新的自动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监测传感器、自动采集系统、水下无线传输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工程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实时、可靠地得到离岸深水构筑物的监测数据,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65.
针对目前内河航运中普遍使用VHF语音通信进行船舶信息交流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自组织无线数据通信、GPS定位、嵌入式软硬件设计和电子江图等关键技术实现的内河船舶信息自动报告系统,研制的实验室样机实现了自动感知临近船舶并对距离过近的危险船舶报警、船舶向岸基设备自动发送相关航运信息等功能。该系统具有运营低成本、自动准确报告船舶信息的特点,能够提高内河航运安全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66.
针对由目标事件激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动态分簇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分簇协议。着重研究了簇头竞选,成员招募和簇重组等关键环节,在簇头竞选机制中,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了节点接收信号强度,剩余能量以及与汇聚节点的距离等因素的竞选方案。在簇成员招募阶段,提出了一种基于任务需求的自适应簇范围划分方法,约束了簇的规模,降低了簇内通信的能耗。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能够有效地节省节点能量,延长网络寿命,尤其适用于汇聚节点距离网络较远的情况。  相似文献   
67.
提出了一种基于锚节点的信号到达角度值并利用节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实现传感器网络中未知节点的定位算法。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锚节点数目、节点通信距离、测量角度误差等因素对算法的定位精度和定位覆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The co-channel interference (collisions) seriously affect the transmission for the newly deploye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since there is no structure at that phase. In this paper,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whole network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SNIR model. The new concept of critical transmitting range is proposed, based on which the transmission theorem is obtained and proved. The results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ground to set up the primary structure of newly deployed networks.  相似文献   
69.
无线Mesh网络的跨层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由于无线M esh网络(WMN)在拓扑、传输和业务上的特性,传统的用于有线网络的分层协议设计方法已不能保证其服务质量(QoS).探索基于物理层、MAC层、路由等协议层的WMN跨层设计方法的目标是在无线资源利用率和多媒体业务的QoS需求两方面达到较好的折衷.WMN各个协议层在设计过程中的有关协议和算法要求附加统一的跨层管理器,监测各层的分组传输性能或需求,动态控制或调节相关算法.通过实现较高协议层的多媒体业务QoS需求与较低协议层的网络状态信息在各协议层之间的共享,可以达到对协议层控制算法的优化.在合理地选择跨层设计目标的基础上,多个协议层需要联合设计与优化.从物理层、MAC层、路由协议层和TCP层等层面介绍了WMN跨层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归纳了目前WMN跨层设计中亟待深入研究的一些理论和关键技术,包括自适应速率与节能机制、基于QoS需求的跨层MAC协议设计和路由协议设计等.  相似文献   
70.
This paper presents a detail analysis of two bandwidth packing algorithms, used for processing connection requests in the centralized wireless network. Each call comes with a specific bandwidth request. A request can be satisfied only if there is sufficient bandwidth available during resource scheduling and allocation. Unsatisfied requests were held in a queue. The metric of bandwidth utilization ratio was used to quantify the performance of our algorithms. By theoretical analysis, our algorithms can improve the average bandwidth usage ratio significantly, about 8%~10% without adding much computation complexity. Moreover, our algorithms outperform next fit with fragmentation (NFF) algorithm when the bandwidth resource is scarce. In this paper, the contributions follows: Introducing bandwidth packing problem into wireless network; Proposing two new bandwidth packing algorithms for wireless network where the complicate scheduling algorithms are prohibited; Studying the average performance of our algorithms mathematically, which agree well wit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