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5篇
综合类   394篇
水路运输   45篇
铁路运输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91.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预处理对于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survivin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人参皂苷Rg1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成年健康的SD大鼠120只,构建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再灌注组及药物组。采用后肢神经运动功能(BBB)评价大鼠后肢神经运动功能;免疫组化法观察survivin蛋白及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inducing factor, AIF)表达;Western blot及RT-PCR方法分析各组survivin及Caspase-9的表达和活性。结果人参皂苷Rg1的干预可以使大鼠后肢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升高,AIF阳性细胞数减少、survivin蛋白阳性细胞数增多、survivin及Caspase-9的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减少。结论人参皂苷Rg1可能通过促进survivin蛋白的表达来抑制Caspase-9表达以及降低胞质AIF的水平介导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2.
在将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成功移植到LPC2129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ARM7内核的LPC2129汽车CAN总线硬件电路,详细阐述了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的智能节点软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3.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海马区A-β蛋白表达增加对大鼠学习及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组24只。采用Bederson法建立SAH模型,分别于造模后第3、7、14、28天时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及记忆功能,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区A-β蛋白的表达。结果造模后相应时间点,模型组比假手术组逃避潜伏期时间明显延长(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在3d时A-β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在7、14、28d时,A-β阳性细胞计数明显增加(P<0.05)。结论大鼠SAH后出现学习记忆功能减退及A-β蛋白表达增加,可能促使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4.
目的构建截短和全长硒蛋白S(SelS)重组体,以期在细胞系中或动物体内高表达并观察其生物学效应。方法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SelS的截短体和全长的重组质粒,截短体基因只包含mRNA的编码序列(CDS),全长包括mRNA的CDS和3′非翻译区(UTR)序列,此序列中含硒代半胱氨酸的插入序列(SECIS)。将重组质粒送公司测序并比对。用脂质体2000将硒蛋白SelS质粒转染至细胞中,24h后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的转染效率;收集细胞用Trizol法提取总RNA,将mRNA反转录为cDNA,以此为模板用PCR扩增以观察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测序结果显示重组序列与目的基因完全一致,质粒构建成功。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高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经流式细胞技术验证细胞的转染效率达到40%以上。PCR产物的凝胶电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及其他实验组相比,只有转染了目的基因的实验组高表达截短和全长的SelS基因。结论成功构建SelS截短的和全长的重组质粒并转染入细胞中高表达,对观察硒蛋白截短体和完整形式在细胞系或动物体内的生物学效应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5.
初步建立了一种分离纯化人腮腺液蛋白的方法。探讨了样品的预处理、不同固定相、流动相以及不同检测波长等因素对正常人腮腺液蛋白疏水色谱分离的影响。结果在40min梯度内,以2mol/L硫酸铵为A流动相,以0.05mol/L磷酸二氢钾为B流动相(100%A∶0%5~0%A∶100%B),腮腺液蛋白被分离出6个峰。经生化方法证实,用疏水色谱分离人唾液蛋白的方法,分离度好,保持了蛋白样品的生物活性,且样品处理简单,可成为研究人唾液蛋白成分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6.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 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IGF BP 3)水平与骨密度、骨折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100 例,对照组60 例,进行血清IGF 1和IGF BP 3检测及髋部、腰椎骨密度测定,同时两组均进行生活方式及既往骨折史调查。结果 ①骨质疏松组较对照组血清IGF 1水平显著降低,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骨质疏松合并骨折患者,血清IGF 1 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更为明显;③低钙摄入(<500 mg/d)、非负重户外运动时间减少和长期吸烟可使骨折发生的相对危险性增高;④血清甲状旁腺素(PTH)与髋部骨密度值呈负相关,血清IGF 1下降幅度与髋部骨密度值呈正相关,血清IGF BP 3影响不大。结论 不良生活方式及血清IGF 1降低,可促进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生,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骨质疏松相关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7.
萘丁美酮在混合反流模型干预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萘丁美酮在混合反流模型干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反流模型组(Y组,46只)、萘丁美酮组(R组,46只)和正常对照组(C组,8只)。分别观察Y组、R组术后5、17、28、40周及C组40周时食管黏膜的病理改变,检测环氧合酶-2(COX-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D1)的表达情况。结果①R组不同时段的损伤积分和Barrett食管(BE)的发生率均低于Y组。②Y组COX-2、PCNA及CD1从正常→反流性食管炎(RE)→BE→食管腺癌(EAC)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程度逐渐增强。③R组不同时段COX-2、PCNA、CD1的表达均低于Y组,且COX-2表达程度和阳性表达率与Y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40周PCNA的表达程度及阳性表达率与Y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OX-2、PCNA和CD1基因的高表达参与了从RE→BE→EAC的发展过程,是BE、EAC发生、发展的早期分子事件。萘丁美酮可影响COX-2、PCNA和CD1的表达,减轻炎症的程度并减缓病程的进展,降低BE和重度不典型增生的发生率,抑制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8.
人白介素24cDNA克隆、突变纠正和原核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获取人白介素24(IL-24)cDN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以表达含有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融合蛋白GST-IL-24。方法以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总RNA为模板,RT-PCR扩增IL-24 cDNA,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测序结果显示在IL-24 cDNA第223位G→A,370位T→C,从而导致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发生改变:A75T,H124Y,通过二次PCR将其纠正,重组载体pGEX-IL-24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SDS-PAGE,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有融合蛋白GST-IL-24表达。结果通过RT-PCR及二次PCR得到人IL-24 cDNA,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在相对分子量约为50 000处有融合蛋白表达。结论IL-24的重组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可以表达GST-IL-24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99.
路网布局是公路网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环节,布局的评价已经形成一些较为成熟的理论和方法,这为我国公路网规划的发展,乃至对我国公路交通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对公路网规划认识的深入,国内一些专家和学者对路网布局和结构提出了很多新的认识和具体方法,“分形几何学”作为一种新兴学科已经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分析了现有公路网布局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分形几何学的评价指标——覆盖度,并进行定量的关联分析.  相似文献   
200.
大鼠混合反流模型中COX-2、PCNA、Cyclin D_1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这3项指标在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发展及癌变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方法健康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2组:反流模型组46只,正常对照组8只。分别观察反流模型组术后5、17、28、40周,正常对照组40周时食管黏膜的病理变化,检测COX-2、PCNA、Cyclin D1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反流性食管炎的发展过程中,COX-2、PCNA、Cyclin D1从正常→反流性食管炎(RE)→Barrett食管(BE)→食管腺癌(EA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42.1%、73.7%、100.0%;0.0%、42.1%、63.2%、100.0%;12.5%、42.1%、63.2%、100.0%。COX-2、PCNA、Cyclin D1的表达程度逐渐增强。RE、BE、EAC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RE与BE、EAC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BE和EAC间无统计学差异可能是EAC的例数较少。结论在混合反流造成黏膜损伤形成RE的同时,COX-2、PCNA和Cyclin D1的表达增强,并随病程的发展逐渐增强。说明COX-2、PCNA和Cyclin D1基因的高表达参与了从RE→BE→EAC的发展过程,是BE、EAC发生、发展的早期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