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11篇
  免费   607篇
公路运输   3468篇
综合类   1930篇
水路运输   1612篇
铁路运输   2102篇
综合运输   406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366篇
  2022年   381篇
  2021年   374篇
  2020年   305篇
  2019年   314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315篇
  2014年   446篇
  2013年   505篇
  2012年   454篇
  2011年   532篇
  2010年   507篇
  2009年   551篇
  2008年   548篇
  2007年   453篇
  2006年   360篇
  2005年   313篇
  2004年   324篇
  2003年   320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5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人理论上分析服三向应力状态下土工织物的变形特点并设计了一种新的气压破试验装置,给出了部分试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2.
天津港突堤转角处高桩码头后承台构件相对错位破损原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几年天津港多个突堤转角处的高桩码头岸坡变形比较明显,导致码头后方承台结构构件出现明显的相对错位、变形等破损情况,严重影响了码头结构物安全。通过对破损状况的调查统计,总结出了破损的特点,对破损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用原型观测和数模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原型观测结果表明:码头岸坡内的淤泥质粘土层为水平位移最明显土层,靠近挡土墙的大部分桩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向陆侧倾斜,这与实际见到的桩端倾斜状况完全相符。数模计算结果除验证了原型观测的结果以外,还发现仅在后方堆场堆载工况为最危险情况,是造成岸坡变形和后方承台构件相对错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3.
以二维弹性力学问题为研究对象,采用线性非连续元离散边界积分方程,给出了系数矩阵计算的精确表达式,对二维弹性力学问题进行了数值计算,对非连续边界元配位点对计算结果精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准奇异积分计算是配位点影响计算结构精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4.
薄会申  李铂 《铁道勘察》2007,33(3):59-61
系统介绍了地基系数如与变形模量Ev及动态变形模量Evd三种测试方法,通过对三种测试方法的对比分析,总结了各自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5.
76.
建立了前轮定位角与前轴主要机件磨损与变形间的回归方程,并进行了分析,认为该方法可指导对汽车前轴进行不解体诊断。  相似文献   
77.
提出了一种计算无航速具有自由液面的三维Green脉动源函数的方法。采用零阶Bessel函数的Laplace变换,将无航速具有自由液面的三维Green脉动源函数变形为易于截断处理的形式,实现无穷积分向有限积分的转变。采用样条插值技术和自适应方法解决了高频振荡函数的数值积分的速度和精度问题。对半球浮体进行数值计算,结果令人满意,表明该方法的经济有效性。  相似文献   
78.
数字正射影像是重要的数字产品之一,其应用已相当广泛。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数字正射影像常会发生变形。影像变形会对其应用产生不利后果。因此分析变形原因、控制影像变形,在具体实践中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9.
随着我国铁路速度目标值的提高,对桥梁结构刚度尤其是横向刚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线铁路跨度112 m钢桁梁在同类型桥梁中跨度较大,必须研究比较不同桁宽条件下结构的动力性能。焊接整体节点技术减少了高强螺栓用量,减小了工地拼接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着重阐述了大跨单线铁路钢桁梁不同桁宽条件对车桥动力性能的影响,以及整体节点刚性的影响,分析了主桁桥面系以及平纵联的共同作用等。  相似文献   
80.
乌鞘岭隧道F_7断层围岩工程特性及工程措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区域大地构造、区域地质构造、活动断层、极高地应力、软弱围岩、支护措施、施工方法等方面分析了造成F7断层带隧道大变形的原因,针对活动断层带隧道大变形防治中有关技术问题对设计思想进行探讨,总结出活动断层带隧道设计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