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6篇
  免费   100篇
公路运输   321篇
综合类   168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746篇
综合运输   62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8 毫秒
91.
北京地铁五号线崇文门车站正交下穿既有地铁二号线崇文门站东端喇叭口式过渡段区间,两者之间的净距仅为1.98m.该地铁车站施工采用全断面注浆条件下的柱洞法.文章以此工程背景为研究对象,采用3D-σ三维数值分析软件,建立地铁车站-已有地铁隧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隧道动态施工时地层以及既有地铁隧道沉降变形发展规律,对比分...  相似文献   
92.
赵志江 《现代隧道技术》2011,48(3):136-139,143
文章介绍了在确保上方高速公路地面交通正常通行的情况下,超宽断面、埋深仅为0.5~2.5m的超浅埋平顶直墙下穿隧道工程采用管棚超前支护,结合小导管注浆加固地层、多导洞施工方案和微台阶开挖法来达到控制地表沉降和保证施工安全的"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3.
王立军  许俊伟 《隧道建设》2011,31(2):220-227
为保证施工过程及地铁运营中桥梁异形板区变形稳定,确保地铁施工本身及桥梁安全,施工中采用了如下措施:1)在地面架设支撑系统作为应急体系;2)托换桩周边利用复合锚杆桩对原桩隔离及地层的预加固,使地层有较好的稳定性;3)进行人工挖孔桩托换施工,倒挂井壁法开挖,辅以环向注浆及底部注浆,严格控制成桩过程的变形;4)对钢承台多次同步顶升,逐级托换,将原桩受力转换至新桩;5)在盾构穿越过程中,优化施工参数,加强监测及信息化管理,依据监测数据及时进行同步注浆及管片后的补注浆。通过上述一系列综合控制手段,解决了复杂地层中复合锚杆桩及大直径超深挖孔桩施工、钢承台多次同步顶升、高精度实时监控等技术难题,将桥梁墩柱沉降控制在了3mm以内,确保了盾构穿越期间隧道及桥梁的安全。  相似文献   
94.
王继峰  剌宝成  孟祥丰  杨箭亮 《公路》2022,67(3):373-377
隧道下穿既有建(构)筑物施工是城市地铁建设发展必然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哈尔滨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工程盾构隧道下穿框架铁路桥工程背景,建立了预测隧道、铁路框架桥结构变形及地表沉降响应规律的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数值计算与现场监测结果对比分析表明:铁路框架桥较大的整体刚度对抑制下穿区域整体沉降产生了积极作用,而两侧路基段过大的地表沉降是寒区地基土体冻融造成。基于此,引入克泥效工法,改进了传统盾尾同步及二次注浆工艺,有效控制了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变形影响。  相似文献   
95.
依托某下穿隧道软土深基坑工程,对内支撑轴力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究混凝土内支撑轴力突变报警的原因,采用单因素法分析导致轴力异常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造成本工程支撑轴力异常的因素依次为注浆堵漏、周边荷载和温度变化。根据监测数据结合基坑边界条件的变化情况,可清楚地分析出异常原因,为基坑开挖安全稳定提供有力的支撑依据。  相似文献   
96.
以朝阳区某热力工程顶管隧道引起路面沉降问题为例,对比分析了现场实测值与仅考虑自然因素的理论计算值;以北京市279个隧道下穿道路工程为样本,应用Stata 14.0统计软件对影响路面沉降的4项设计因素、3项施工因素和9项人为因素开展了多元回归分析,并采用替换施工方法、增减解释变量的方法验证了回归分析的稳健性,获得了各因素影响路面沉降的弹性系数、标准误及置信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实际工程路面沉降的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相差很大,与路面是否有移动荷载、隧道上覆土体厚度等相关,最大可达3.75倍;在自然因素中,地层条件、施工方法、路面移动荷载和隧道直径的影响显著,影响程度依次降低;在人为因素中,监理旁站的影响极为显著,而施工人员工作年限、是否有技术交底等也有明显影响;在采用非开挖技术施工下穿道路工程时,不仅要通过减少人工顶管、加快施工速度、加强同步注浆来减小路面沉降,还应当高度重视施工方法与工艺、人员组织、过程监管。研究结果可为隧道下穿城市道路施工的技术管理、安全评估和行政审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目前,既有铁路桥梁技术状态主要从人工检查、静力性能和动力性能三方面进行评估,对3种评估方法的技术要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认为人工检查对于识别初期劣化或损伤具有其它方法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桥梁评估的一项不可缺少的细致的技术基础性工作;铁路桥整体静力性能通常不是设计关注点,只宜有选择地进行鉴定;人工检查和动态测试是保证高...  相似文献   
98.
由于设计、施工、养护、运营、材料及环境等影响,在我国既有铁路线上广泛使用的桥梁混凝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问题非常突出,从而导致既有桥梁的耐久性下降,加大了桥梁建设和维修的成本,也影响到线路的正常运营。从既有宁启线35号桥的病害分析入手,主要阐述既有线桥梁产生病害的原因及整治办法。  相似文献   
99.
传统的铁路桥梁质量管理方法不能满足现代化的管理要求,为此设计一套方便高效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使得铁路工务部门能够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及时、准确、动态地管理桥梁病害及险情,处理危害行车安全的重大桥梁隐患,提高铁路桥梁质量管理水平,为铁路桥梁养护维修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铁路桥梁梁端伸缩装置是大跨度桥梁的重要部件,为实现轨道的连续性和平顺性,需要具备滑动和支撑功能。对国内各种铁路桥梁梁端伸缩装置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各自优缺点进行分析对比,目的在于分析出国内自主研发的梁端伸缩装置需要改进的思路和方向。我国要实现铁路桥梁梁端伸缩装置完全自主化,需要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同时提升自身的制造精度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