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篇
  免费   89篇
公路运输   278篇
综合类   106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287篇
综合运输   5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哈尔滨地铁1号线哈农区间下穿1号框构铁路桥,为了评估地铁隧道开挖对既有铁路桥造成的影响,本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地铁隧道的开挖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出隧道本身及框构桥在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并根据模拟计算的结果对施工方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盾构下穿车站铁路轨道群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沈阳市地铁一号线云沈区间土压平衡盾构下穿铁路轨道群工程为例,对施工中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了论述,着重介绍了盾构机掘进控制措施和地表沉降控制措施,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为保证机场的正常运营,在盾构下穿机场的施工过程中,对地表沉降变形控制的要求较高,因此对穿越过程中的施工控制和变形规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盾构下穿机场的工程条件,分析盾构下穿过程中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同时,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分析盾构下穿机场过程中的地表沉降变形规律,并利用R/S分析法对地表沉降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盾构施工引起的机场地表变形均在控制值范围以内,且各监测点在不同序列条件下的Hurst指数均大于0.5,具有沉降持续减弱的趋势,验证下穿过程中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为类似下穿机场的盾构施工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也为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规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渝黔引入贵阳枢纽铁路龙宝冲隧道下穿6座已建及在建隧道工程为例,结合现场,详细分析、介绍了下穿隧道施工方案、原则、施工方法;提出了新建铁路隧道近距离下穿隧道交叉点附近施工爆破控制、防护方案,以及新建、既有隧道的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安全性评估与评价等施工技术;解决了下穿隧道施工中既保证新建隧道施工安全,又保证既有隧道不受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梁庆华 《隧道建设》2017,37(Z1):32-38
以温福铁路琯头岭隧道下穿同三高速公路隧道为例,研究新建下穿隧道与既有隧道工程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上覆公路隧道和下穿铁路隧道的位移和应力变化情况,并与现场监控量测结果对比,得到以下结果:下穿隧道拱顶沉降量较小,水平收敛值较大,下穿隧道立交段拱腰和边墙是需要重点支护的对象;上覆隧道在立交段下沉值变大,变化幅度为仰拱边墙拱腰拱顶,隧道中部和下部水平收敛值变化较大;受下穿隧道开挖影响,立交隧道上覆地层受力产生不均匀变化,造成扭矩存在,地面水平位移整体呈现"8"字形,立交隧道的建设对地层产生了较大的转动扰动。  相似文献   
16.
胥俊玮 《路基工程》2017,(1):169-173
为揭示新建隧道正交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结构安全及地表建筑物产生的影响,依托某新建地铁区间隧道工程,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方法构建了新建隧道正交下穿既有隧道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探讨了新建隧道正交下穿施工对地表沉降及既有隧道衬砌结构产生的影响,得出了地表横向、纵向沉降规律以及既有隧道衬砌结构变形、内力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采用支点转换法进行既有铁路线路架空,相比于传统的简支梁式D型便梁架空方法,减少了施工步骤,大大地缩短了施工工期,从而降低了铁路营业线的影响,不管是经济上、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具备明显的优势。由此拓展至目前尚未解决的下穿高铁路基线路架空防护,从缩短工期、减少铁路运营损失的角度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围起来,打出去"的方式,即在下穿立交通道两侧适当位置设置挡墙,阻挡纵向两侧来水,在下穿立交通道两侧适当位置设置驼峰(并与挡墙接顺),形成反坡点,人为的创造条件阻隔来自驼峰外的路面雨水,并新建一体化雨水泵站,将汇水面积内的雨水打到邻近河道,达到解决下穿立交道路积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城市道路下穿运营中的高速铁路桥墩的结构型式的分析,结合工程实例,提出设计和施工的注意事项及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0.
本项目是新建隧道下穿原有饮用水水池,因直线距离较小、且水池安全要求较高,无法使用传统爆破开挖,为保证水池正常使用,施工时严格控制同一段雷管起爆装药量,使爆破振动速度降低到安全范围内,并对爆破震动速度进行监测,确保在水池附近的振动处于可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