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47篇
  免费   995篇
公路运输   1555篇
综合类   1457篇
水路运输   156篇
铁路运输   9263篇
综合运输   711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385篇
  2022年   529篇
  2021年   503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401篇
  2018年   230篇
  2017年   373篇
  2016年   394篇
  2015年   531篇
  2014年   572篇
  2013年   687篇
  2012年   896篇
  2011年   847篇
  2010年   764篇
  2009年   848篇
  2008年   974篇
  2007年   627篇
  2006年   597篇
  2005年   544篇
  2004年   454篇
  2003年   415篇
  2002年   260篇
  2001年   241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81.
智能低压系统在广州地铁3、4号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广州地铁3.4号线工程实例,介绍智能低压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应用结果表明,系统由于选用了高可靠性以及输入、输出均可编程的智能元件和尽量简单的系统结构,与传统的控制方式相比,功能强大、可靠性高、接线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由于大量减少了现场接线,缩短了现场安装、调试周期,且便于运营维护。该系统已在广州地铁其他线路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82.
针对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DC01型电动列车牵引控制单元(TCU)电子插件板微机检测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中基于复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件(CPLD)和Verilog HDL的ISA总线与TCU微机检测系统CPU板总线时序转换模板的设计及实现。时序转换的成功实现是TCU微机检测系统中带总线单板测试的基础。该时序转换模板也是整个检测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83.
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构造模型,以南方某地铁为例,对开式、闭式及屏蔽门式等3种地铁环控方案,从社会、经济、技术、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确定:在非炎热地区,可不设空调时,采用开式环空方案为最优;在其它一定要设空调的地区,采用屏蔽门方案为最优。  相似文献   
484.
广州地铁1号线曲线钢轨轨底坡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广州地铁1号线曲线内轨轨底坡的设置情况,简述了由于钢轨轨底坡设置不合理而引起的危害,并结合地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调整轨下垫板坡度的解决办法,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485.
介绍了移动式接触焊在广州地铁3号线中的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分析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曲线钢轨焊接、环境保护、曲线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的测量、设备维修保养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86.
地铁列车中可燃物热释放速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室内火灾模拟方法——区域模拟与场模拟,并对其各自的特点和局限性进行对比讨论;同时还介绍了基于质量损失速率的热释放速率测试方法,给出了部分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火源热释放速率的大小对于火灾的温度分布及烟气流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87.
牵引变电站直流1500V馈出电缆是地铁供电的重要部件。局部放电或火花放电是造成该电缆绝缘老化的主要原因。在分析地铁直流电缆放电信号特征的基础上,筒述了所设计的放电检测传感器的特性,设计了对多根地铁直流电缆放电信号采集的系统,并巳付之实施。  相似文献   
488.
地铁乘客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根据深圳地铁乘客服务水平管理的实践,运用多变量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基于“以乘客为中心”的地铁乘客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确定了评价体系的递阶层次模型和统计处理方法,以对各地铁运营城市的乘客服务水平提供更科学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489.
490.
目前各大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不断上马,轨道交通及大型民用建筑中电子信息系统设备越来越多,2000年国家对<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进行补充,2004年又颁布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使得防雷设计更易于操作.对于轨道交通项目的地面站和高架站完全可以按上述规范进行设计.但由于地铁建筑主体位于地下,处于大地的保护之下,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对地铁建筑的防雷设计远不象地面建筑那样给予应有的重视,并非所有地铁建筑均采取了防直击雷措施,部分项目根据规范设置了浪涌保护,但目前的规范一般都是以地面建筑为例进行叙述的,如果不领会规范的精神、不研究地铁项目的特点、死搬硬套,显然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然而,地铁建筑是投资巨大、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通信、信号、FAS、BAS、AFC、SCADA等电子信息类设备系统众多且构成复杂,这些系统是维系地铁正常运营的中枢神经,一旦遭受雷击或雷电波侵入,将危及地铁正常的运输秩序,甚至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雷击如果引起地铁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其实地铁建筑并不是完全位于地下,仍存在雷害的威胁,因此很有必要对地铁项目雷害评估模型进行探讨,并研究适合地铁项目的综合防雷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