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1篇 |
免费 | 78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42篇 |
综合类 | 363篇 |
水路运输 | 183篇 |
铁路运输 | 414篇 |
综合运输 | 1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45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42篇 |
2014年 | 57篇 |
2013年 | 72篇 |
2012年 | 72篇 |
2011年 | 86篇 |
2010年 | 92篇 |
2009年 | 90篇 |
2008年 | 107篇 |
2007年 | 83篇 |
2006年 | 69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41.
中国铁路客运枢纽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新一代高铁枢纽的陆续建成,简单的站前广场换乘模式逐渐让位于全天候、无障碍、人车分行的换乘空间接驳模式。新型枢纽的空间特征、核心价值与局限性亟待总结。基于国内外铁路客运枢纽发展历史与背景的研究,将铁路客运枢纽按照空间特征分为三种类型:传统铁路客运站、铁路交通综合体和客站城市综合体。从客流需求变化、城市发展背景、运营管理差异三方面详细分析国内外铁路客运枢纽空间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结合中国高铁建设机制的变迁,提出未来中国铁路客运枢纽的发展方向:大城市高铁枢纽应强化与城市空间的衔接,加强与城市商业功能的有机结合,由铁路交通综合体向客站城市综合体转型;中小城市高铁枢纽应采取更加灵活、集约、经济的形式,谋求特色产业与枢纽交通功能的结合。 相似文献
42.
钱名军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7,26(3):48-50
货车无改编通过技术站的车小时节省t节是计算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要素,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计算结果.现行计算方法使t节的取值偏小,实践上也无法操作.本文认为在计算中不应减去t集,通过分析货车在技术站进行无调、有调中转作业的车辆停留时间,并考虑到车辆改编作业成本,修正了t节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3.
公交IC卡的应用,不仅方便了乘客出行,也为城市交通规划相关数据的采集提供了一种新的调查统计手段.针对当前城市公交IC卡在换乘矩阵构造过程中存在的信息量大、处理困难的问题,利用Excel软件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对大量的IC卡信息进行了有效地处理,成功地构造了城市公交换乘矩阵,使其成为公交换乘枢纽规划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4.
组团式大城市客运综合换乘枢纽布局规划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使客运综合换乘枢纽布局适应中国大城市用地布局特征, 分析了枢纽布局与城市土地利用、客运需求走廊分布和交通网络的关系, 提出了宏观布局、微观选址的枢纽布局规划方法。宏观布局以公交导线土地开发为理念, 确定枢纽的选址区域; 微观选址以提高居民出行效率为目标, 以用地性质、平均容积率及与客运需求走廊的距离为约束, 建立非线性选址规划模型, 确定枢纽的最佳位置。应用结果表明: 应用该方法确定的枢纽选址区域与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用地布局规划相一致, 枢纽选址确定的最佳位置, 其500 m半径范围内覆盖的人口和就业岗位最高, 而且能有效地反映枢纽布局与城市土地利用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45.
2006年底,建设部向全国发出了"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倡议书",确定2007年9月16~22日开展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在9月22日提倡公务车及私家车减少出行或者换乘公共交通,重点宣传"无车日"。 相似文献
46.
47.
我国公路客运与其他运输方式及城市交通衔接换乘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旅客出行需求向更安全、更快速、更便捷、更舒适的方向发展.同时,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强化,促使城市在提供旅客运输组织服务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理念,以综合客运枢纽建设为突破口,提高各种运输方式的组织和衔接效率.促进旅客运输向集约化、一体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8.
基于迭代法优化换乘枢纽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公交-公交换乘枢纽选址与布局的优化问题,并提出了一种以总换乘费用最小为目标的换乘枢纽选址模型.虽然对此类问题穷举法可以得到全局最优解,但是实际问题中,为了找到更合理的枢纽布局,通常备选枢纽位置会很多,穷举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找到最优解.因此,提出一种迭代法来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实例对该模型及算法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49.
50.
基于最小换乘模型的公交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并实现了含电子地图的公交查询系统,包括站点、线路和出行方案等3种查询方式.阐述了站站之间以"换乘次数最少为首要条件,站数最少为次要条件"的最优乘车路线算法:求出换乘矩阵,根据换乘矩阵计算得到经过站点的数目.实践表明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