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6篇
  免费   184篇
公路运输   1918篇
综合类   1580篇
水路运输   1270篇
铁路运输   1198篇
综合运输   174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405篇
  2008年   377篇
  2007年   357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349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介绍轨道车辆二维快速布局设计系统的构建方案及应用情况。通过归纳分析轨道车辆各系统功能单元结构特点及接口关系,基于参数化设计理念,在AutoCAD/Windchill软件基础上,基于车辆二维平断面布置设计流程,采用二次程序开发,形成了可配置式二维快速布局设计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了后台参数化设备图块的配置、添加、修改,后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权限分配等;前台以人性化的导航界面引导设计人员实现了车辆快速选形定形,设备图块位置的快速放置与调整,设备图块参数化驱动,从而实现平断面图的快速设计,规范了二维快速布局的配置及操作方法,确保了设计流程的上下贯通与设计数据流向的准确性,有效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提高了研发的质量。  相似文献   
872.
传统支护结构在隧道开挖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表现出局部节理断裂、面外失稳、拱喷界面滑移等现象,严重削弱了支护结构的整体强度,导致严重的工程灾害。基于此,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平面应变模型揭示了传统支护结构的失效机理,提出一种新型组合结构支护(包含“π”型钢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探讨了构件参数对新型钢架截面细部受力的影响规律,同时对比分析了不同支护体系下二次衬砌结构的受力情况,对结构安全做出了评价。结果表明:复杂受力环境下,传统型钢支护由于面内、面外刚度差异难以保证围岩及隧道结构的稳定性;拱架壁厚和围岩释放率对截面细部受力的不均匀性具有显著影响;较传统支护体系相比,新型支护体系下二次衬砌轴力、弯矩均得到大幅改善,结构的安全度提升了56%。该研究可进一步为相关隧道支护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3.
874.
通过采用节点间断有限元方法对二维浅水方程进行离散,考虑了科氏力、风应力、底摩阻等作用,最终建立了一套高精度二维水动力模型。模型可采用任意四边形网格计算,并应用节点基函数和无积分数值离散方法,有效地减少了计算量。建立的模型通过理想算例对各源项求解、干湿与和谐性进行了验证。最后将模型应用于三亚市红塘湾实际潮流的模拟中,得到结果与全潮水文观测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875.
潘岳  贺雄飞  邹翀  杨朝帅 《隧道建设》2022,42(9):1647-1655
为解决隧道二次衬砌裂损整治中面临的净空限制等问题,提出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代替普通混凝土作为衬砌补强材料,并对其可行性及材料力学性能要求进行系统研究。基于异性材料叠合梁理论对裂损衬砌和加固层的共同受力机制进行研究,得到加固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结构受力特征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加固工程对加固层厚度及UHPC力学性能要求; 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实体单元应力和内力换算的计算方法,并通过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对衬砌与加固材料之间结合面的受力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加固工程对UHPC和普通混凝土之间黏结强度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承载力损失不超过40%的衬砌,可采用UHPC进行加固; 对于承载力损失不超过15%的衬砌,UHPC的使用可将加固层的厚度减小到10 cm左右。  相似文献   
876.
用数值方法分析了涡产生器高度对带分流器的曲面矩形涡产生器式翅片传热与流动的影响,为使用这类换热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在翅片间距为2.4 mm涡产生器高度为1.4 mm,1.7 mm,2.0 mm和2.3 mm时,在同一雷诺数Re下,涡发生器高度1.7 mm时产生的二次流强度最大.随着雷诺数Re的增大,努塞尔数Nu也不断增大,阻力系数f减小.在同一雷诺数下,不同曲面矩形涡发生器高度时努塞尔数Nu相差不明显,阻力系数随着曲面矩形涡发生器高度的增大而增大.二次流强度Se与努塞尔数Nu存在唯一对应的关系,二次流强度Se越大,努塞尔数Nu也越大,传热效果更好.以强化因子为衡量标准优选,曲面矩形涡发生器高度1.7 mm获得最佳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877.
878.
879.
880.
为了定量分析防裂钢筋网提高隧道衬砌结构抗裂性能的机理和幅度,以地铁双线隧道二次衬砌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荷载结构法和杆系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案,定量分析二次衬砌结构不设置与设置钢筋网这2种情况下的开裂临界荷载。其中素混凝土结构以达到极限拉应变为临界状态,衬砌结构增设钢筋网后以达到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允许的最大裂缝宽度0.2mm为临界状态。分析结果表明,配置防裂钢筋网后,Ⅲ级和Ⅳ级围岩衬砌结构抗裂性能可分别提高22.4%和19.3%,Ⅴ级围岩衬砌结构抗裂性能提高15.2%;Ⅲ级和Ⅳ级围岩二次衬砌结构的破坏形式由脆性破坏变为延性破坏,从而提高了其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