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2篇
  免费   107篇
公路运输   477篇
综合类   246篇
水路运输   430篇
铁路运输   691篇
综合运输   45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两起CRH1E动车组车门集控故障进行案例分析,通过试验模拟,还原故障现象,对车门不能释放、车门不能打开、车门不能关闭等三种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途中应急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2.
针对即有SCADA系统可扩展性差、承载大容量数据处理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JGroups技术建立统一、高效的系统通讯机制的解决方案,并以此为核心设计、实现了分布式的、松散耦合的SCADA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较好地满足远动业务及性能需求,证明本文提出的将组播通讯应用于SCADA系统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23.
文章对地铁车辆牵引系统3种控制方式进行比较,对3种控制方式从车辆故障运行能力及冗余性,车下设备布置,与空气制动系统的配合,对扩编的影响和维护成本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地铁车辆牵引系统控制方式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4.
25.
车站多设备终端集中操控系统是CIPS系统能够脱离对联锁、驼峰等控制系统的依赖,在既有站控制系统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实现编组站管控一体功能的必要部分,由集中操控模块和通用PRC模块组成。对于集控和通用PRC系统实现的行业形势进行阐述,重点对系统的结构、功能、实现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该系统已经在苏家屯编组站以及路外企业站鲅鱼圈、西昌攀钢等CIPS项目中投入运用。  相似文献   
26.
列控中心作为一种安全相关系统,要求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满足铁路信号系统的故障-安全原则。测试是列控中心软件投入使用前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目前列控中心开发测试仍然采用手工测试的问题,在对开发测试案例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定义开发测试案例词典,基于正向最大匹配算法和格语法,提出测试案例到脚本的自动生成算法,实现开发测试的自动测试。  相似文献   
27.
从城市轨道交通制动系统设计原则出发,分别介绍了车控制动系统和架控制动系统的技术特点。分析制动系统故障类别不同对不同编组列车运营造成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限速建议和制动系统控制策略。从技术层面给出了选用制动系统模式的合理化建议:4节及以上编组列车可任意采用车控制动系统或架控制动系统,3节及以下编组列车优先选用架控制动系统。  相似文献   
28.
介绍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新模式调度系统开发和建设工作,研究新建玉磨铁路(玉溪—磨憨)调度管理和车站作业的智能化、高效融合技术。系统采用微服务+云平台技术,立足于实现调度的一体化、综合化、智能化及便捷化;为保障系统能够稳定、可靠运行,文章提出系统运维保障措施,并预估了系统建成后的效果,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思路。  相似文献   
29.
滨海地区多为海相和湖相沉积的软土,施工难度大,渗漏水病害多发,因此,应对盾构施工过程的渗漏水风险进行评价来保证隧道安全施工。构建渗漏水风险评价三级指标体系,将云模型与Copula函数结合,基于Copula函数对于风险指标中相关风险因素的相依性处理,云理论对于定性与定量概念的处理与转换优势,构建相依性条件下的二维和三维云-Copula模型。以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利用云-Copula模型计算二级指标对于各个风险等级的隶属度,确定危险性较大的二级指标为注浆质量、止水条、衬砌混凝土自防水。利用D-S证据理论进行证据融合确定该检测区段渗漏水病害的风险状态为安全,但有向基本安全状态发展的趋势。通过对危险性较大的指标加强监控,使渗漏水得到有效控制,为软土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渗漏水病害的风险评价与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高速铁路动车组过电分相的列控分闸区系统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流牵引网存在电分相,高速动车组过分相采用列控和车载方式,过分相时的各专业间的技术方案以及运输管理需综合考虑。针对高速铁路的列控过分相方式,对接触网电分相设计、列控分闸区、分闸区进口分界速度等技术进行分析,对接触网长无电区电分相、短中性段定分相和列控分闸区的概念进行阐述,并对高速铁路行车组织和运输管理有关过分相给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