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0篇
  免费   25篇
公路运输   447篇
综合类   379篇
水路运输   33篇
铁路运输   54篇
综合运输   5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61.
城市轨道交通互通运营模式下行车组织呈多样化与灵活化特点,合理编制开行方案是保障运营组织效果的关键。针对互通运营模式下客流-车流耦合关系复杂化难题,建立基于开行方案的列车服务网络以刻画列车服务的差异性,构建基于乘客出行选择“策略”的客流分配模型以揭示客流-车流间复杂耦合关系;以此为基础,以运力运量匹配度最大化、运输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考虑客运服务、通过能力、运力资源及行车组织复杂性约束,将运力运量匹配关系由既有“区间”层面细化至“交路”层面,构建开行方案编制双层规划模型。最后,以北京地铁昌平线-8号线互通运营为背景开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方法能够有效给出开行方案,满足互通行车组织需求;相比单线实际运营方案,互通方案使运输成本降低4.83%,运用车减少3组,运力运量匹配度提高27.12%。所构建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能够为互通运营模式下复杂开行方案编制提供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962.
长福路为南宁市外东环以东地区重要的南北向快速路。基于规划路网,对长福路的功能定位进行了分析;在交通量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了长福路的建设规模;结合建设条件,对长福路的横断面布置、主要立交节点及其与沿线铁路的关系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方案研究,并合理确定了长福路的总体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963.
骆中斌  单东辉  史恒  靳媛媛 《公路》2023,(6):309-315
客货分离式互通立交,不同车型车辆通过客车、货车匝道分别流入流出,匝道上存在方向、客货连续分合流点的特殊情况。为研究客货分离互通立交匝道收费站与方向分流点(L1)、方向分流点与客货分流点(L2)的合理间距,从交织段通行能力角度,对L1段和L2段的长度分别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匝道四级服务水平上下限条件下,不同交织比、交织长度下L1段和L2段的长度和对应的最大服务交通量,得出满足匝道四级服务水平时,不同情景对应L1段和L2段的合理长度。结合沈阳至山海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葫芦岛东互通立交设计实例,给出了针对于该互通立交交通量、交通组成、大型车混入率等参数对应的L1段和L2段长度建议值,为客货分离高速公路立交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64.
针对连续长下坡隧道出口与互通段的交通安全问题,从驾驶员的视认特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驾驶员在隧道出口与互通段获取标志信息并实施操作的过程,明确了交通标志在隧道内外时出口与互通的最小间距设置参数和计算方法;通过现场试验,研究出特长隧道出口处驾驶员瞳孔直径变化规律以及瞳孔直径变化比率波动幅度,计算出驾驶员在隧道出口的明适应时间均值为1.782s,建议交通标志位于隧道内外时隧道出口与互通段的最小间距分别为400m和500m。  相似文献   
965.
石家庄市槐安路、西二环均是城市规划确定的快速路,但受建设条件限制,该快速交叉节点始终未形成互通。为解决周边急迫的交通问题,对现状道路及建设条件进行交通分析和功能定位,在现有用地条件限制下,提出两个立交方案。通过比选,推荐采用定向式立交方案,解决了拆迁问题。同时,通过优化匝道线形、敷设相变沥青等技术手段,解决了采光、路面冰冻等难题。一期工程通车后,实现了槐安路东侧主路与西二环的快速交通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