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127篇
综合类   123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16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绿冲突的智能保护及其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交叉路口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中绿冲突保护的有关问题,并研究采用分级保护和模块匹配方法的绿冲突智能保护的设计和实现,它可以使交通信号控制机达到降级容错运行。  相似文献   
132.
合理的路网信号控制结构对提高城市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考虑控制性能和计算效率,提出路网交通信号分层分布式控制策略。在控制结构的上层,引入Webster方法实时更新周期时长;在下层,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对交叉口信号控制问题进行建模,以最小化路网总行程时间为目标,优化信号绿信比,并利用Benders分解思路将原问题分解为独立求解单个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的Primal问题和协调优化相邻交叉口间交通流交互作用的Master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enders分解的双层分布式信号协调控制优化算法。通过两个实际路网算例,验证分层分布式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并针对上下层的控制方法设置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Benders分解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能求得接近集中式控制的整体优化解(路网总行程时间差在3.26%以下),在兼顾控制性能的同时大幅提升优化求解的计算效率,相较于集中式控制,计算时间减少的幅度可达42.24%;在不同实验场景下,分布式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均优于定时控制方法,路网总行程时间约减少9.40%~20.57%。此外,在上层加入周期优化层后,分层控制方法能根据实时交通状态调整周期时长...  相似文献   
133.
先进交通控制系统相关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入巨资研究并建立了混合交通自适应控制模型,并根据模型自主开发了HiCon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在开发系统的过程中大量采用了自动控制及通信领域的先进技术。比如:开发交通信号机嵌入式软件时采用的是嵌入式操作系统VxWorks,控制系统的通信协议采用的是NTCIP等等。  相似文献   
134.
交通信号控制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交叉路口的交通管理手段,用来实现对车辆及行人的通行时间和延误的最小化。对于各个接近路口的交通流,交叉路口的信号控制充分利用道路提供的空间,通过分配时间间隔来控制车辆的移动。在印度尼西亚,主要使用定周期信号控制。定周期信号控制就是所有的信号配时参数事  相似文献   
135.
在台湾的街道,路口几乎看不到交通警察,但交通秩序良好,这得益于比较完善的交通信号灯指挥系统和完备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  相似文献   
136.
随着城市交通信号控制需求的不断提高,各种新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算法不断被提出和改进。然而受到现有设备固有控制方式和不同类型信号机无法协同的局限,智能控制算法多停留在理论研究和仿真试验阶段。为实现不同交通信号控制算法的统一模式,提出一种基于事件调度的交通信号控制模型(ED-Model)。该模型将控制算法拆分为状态检测与请求调度两大功能模块,通过扩展后状态检测的抽象概念事件统一了系统输入,通过交通信号控制请求调度系统实现系统输入的响应模式,从而实现各类交通信号控制算法的统一实现架构。分析表明,ED-Model可以有效地实现当前各类常规控制需求,并对其他各类智能算法的移植实现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37.
采用双层规划方法建立干线协调控制模型,模型以干线两相邻交叉口之间的行驶时间,关键流向的绿灯需求,交叉口绿信比,公共周期时长等参数为基础和约束,对干线协调控制信号方案进行优化,优化参数包括交叉口放行方式、各交叉口绿波起始和终止时刻以及双向绿波带宽,实例求解计算及仿真验证显示,本方法可以应用于干线绿波控制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38.
依托于最大压(Max Pressure,MP)分布式信号控制特性,结合已建立的实时排队长度预测模型,利用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进一步对修正后的MP信号控制策略进行滚动反馈优化,提出了MP与MPC相结合的分布式信号控制方法. 模型验证结果表明:MPC嵌入后,MP优化下的交叉口1 与交叉口2 延误分别降低了13.47%、15.35%;并且对比了MP绿信比分配权重修正前后对控制输出的影响,优化后瓶颈路段的车道4 和车道10 的排队溢出次数分别从6 次和9 次降低为0 次,表明修正后MP绿信比权重的信号优化策略更能有效防止排队溢出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9.
规划道路网密度指标调整之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召森 《城市交通》2004,2(3):46-48
本文从适应城市化、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适应现代化交通管理的需要,提高公共交通竞争力的需要,道路系统功能协调的需要以及适应市场经济用地模式的需要等五个方面来探讨规划道路网密度指标的调整。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的结论,提出了对规划道路网密度指标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0.
城市干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淮安市淮海南路为例,通过对淮海南路交通信号协调控制以期减少车辆的停车次数,提高车辆运行速度,减少延误,提高行车安全.通过Webster法对各进口道进行重新配时,利用干道协调控制常用方法进行各控制群的信号协调控制方案设定,再用数解法求得各交叉口信号相位差,最后通过vissim仿真得出本文干道信号协调控制方案比现行的信号控制方案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