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86篇 |
免费 | 73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522篇 |
综合类 | 635篇 |
水路运输 | 64篇 |
铁路运输 | 10篇 |
综合运输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8篇 |
2022年 | 53篇 |
2021年 | 57篇 |
2020年 | 35篇 |
2019年 | 47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45篇 |
2014年 | 41篇 |
2013年 | 44篇 |
2012年 | 45篇 |
2011年 | 64篇 |
2010年 | 86篇 |
2009年 | 70篇 |
2008年 | 83篇 |
2007年 | 85篇 |
2006年 | 71篇 |
2005年 | 61篇 |
2004年 | 55篇 |
2003年 | 40篇 |
2002年 | 38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结构框架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理论模型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通诱导系统的结构框架。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它是“智能运输系统”研究的核心部分,也是我国开展智能运输系统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332.
基于.Net平台的交通流分布式并行仿真框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考分布式计算技术中“黑板”体系结构,提出了交通流分布式并行仿真框架.并基于.Net平台远程处理结构给出了C#实现。结果表明.该仿真框架由于采用了优化的路网分割算法和.Net平台,具有实现的简便性,并能显著提高交通仿真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333.
为揭示降雨天气下人机混驾交通流跟驰规律,从分析降雨对行车的影响入手,引入路面附着系数、驾驶能见度等参数,改进Gipps安全距离和行车加速度限制,针对不同跟驰模式建立元胞自动机模型,探寻降雨强度、渗透率双重影响的人机混驾交通流跟驰特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雨天渗透率与通行能力呈正相关,但当渗透率低于0.25时,智能网联车对混合交通流平均速度、临界密度及通行能力的影响有限;当降雨强度高于0.3 mm/min时,随雨强度增大会加剧智能网联车跟驰退化,显著降低混合交通流的自由速度、临界速度及通行能力;小雨情况下,约0.1的渗透率可弥补降雨造成的通行能力损失;在中雨至大雨的降雨强度区间内,降雨强度每增加0.1 mm/min,相应提高渗透率0.1,路段通行能力可恢复到与晴天纯人工驾驶交通流相当的水平。 相似文献
334.
动态交通分配中道路阻抗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分析道路阻抗构成的基础上,分析了运用传统的排除论确定交叉口前排队车辆数的局限和不足,根据交通流波动理论,提出了计算交叉口排除车辆数的模型,最后给出了计算路段和交叉口延误的模型。 相似文献
335.
336.
应用相关性理论, 研究了交通流数据中缺失值与其他数据的相关性, 对与缺失值不同相关性的数据给予不同的权重值, 提出了基于交通流时空相关权重的重构算法, 并以北京市二环快速路为研究对象, 运用VISSIM仿真软件建立仿真模型, 利用仿真数据对新算法和现有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在连续缺失1~10个数据时, 模型1的重构值与仿真值平均相对误差最大仅为1.8766%, 一般情况下, 平均相对误差均在1.0000%以下, 可见, 模型1算法优于现有的重构算法。 相似文献
337.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16,(3):29-35
选取高速公路交通事件下交通冲突率和车速标准差作为安全表征指标,车辆排队长度为效率表征指标,通过对交通事件下车辆跟驰、换道安全间隙和车速标准差与事故率关系的分析,建立VISSIM仿真模型,分析车速对事件上游影响区运行安全的影响,并根据交通流理论分析车速对通行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事件影响区冲突率和警告区冲突率随车速增加而增加;上游过渡区冲突率在交通量较小时(1 800 pcu/h≤Q≤2 100 pcu/h)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加,在交通量较大时(2 100 pcu/h≤Q≤2 400 pcu/h)受车速影响较小;车速标准差和事故率随车速和交通量的增加而增加;事件上游影响区内运行效率随车速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338.
可变限速控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主动管理方式,能够提高车辆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现有研究集中在对多车道路段不区分车道进行限速控制。事实上,不同车道的交通状态有所不同,且换道行为本身也会对交通流造成影响,进而影响限速控制的效果。本文基于METANET模型,提出一个新的高速公路多车道交通流模型。以总行程时间最小和总周转量最大作为目标函数,建立了车道级可变限速控制模型。利用MATLAB数值仿真的方法,基于真实交通数据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整体可变限速控制,车道级可变限速控制使车辆总行程时间减少了5.9%,总周转量提高了6.8%,证明本文提出的模型能够更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339.
通过对监控系统控制方式和控制策略的探讨,指出目前的监控系统控制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控制方式在由匝道控制向通道控制转变,由堵向疏转变,在日常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应发挥现有路网的整体联动控制功能,通过优化控制方式和策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340.
国内外城市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中存在诸多不平衡现象,如城市交通运行的潮汐式、向心式等。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在于运量与运能的随机动态匹配,即同步实现居民的出行需求随时随地都能够由有效地交通供给服务来满足,并确保交通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阐述现状不平衡现象并结合国内外实践经验,解析了五种平衡策略:职住平衡;城市交通运输服务公益性与交通运营企业赢利性的平衡;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服务计划性与居民出行自组织性的平衡;"行"的顺畅与"停"的有序的平衡;双向交通流的平衡,并提出其适用范围与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