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246篇
综合类   48篇
水路运输   41篇
铁路运输   64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301.
船舶机舱三维生产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船舶机舱三维生产设计中应依据人体尺寸的基本参数进行 ,遵行易于施工、方便操作的原则 ,这样可使得船舶机舱设备、管线的布置更便于船员的操作与维护 ,满足人体工程学的要求 ,减轻工人和船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302.
汽车结构与动力电池的碰撞安全性是开发轻量化、电动化汽车的强制性要求和关键基础性支撑技术。通过3个方面的10个典型课题及研究结果,介绍并综述了汽车碰撞安全性研发的技术挑战。第一,采用夹层式汽车前舱罩盖技术,提升罩盖结构力学特性的横向均匀性以及冲击响应历程的均匀性,满足汽车吸能位移限定下的行人头部碰撞响应控制;采用精细人体有限元模型解析复杂工况下行人下肢损伤机理和影响参数,基于人体组织损伤层面的虚拟评估改进汽车结构的人体碰撞保护设计;面向复杂道路交通事故工况和多样化人体特征,解决强非线性条件下的自适应乘员智能保护系统优化设计难题,通过在时间和空间上对乘员约束载荷的均衡化实现针对工况可调的碰撞保护。第二,揭示材料冲击测试中系统共振导致信号振荡和材料屈服放大振荡的机理,开发抑制信号振荡的轻质动态力传感器;精细表征材料在碰撞载荷和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力学行为,针对高强钢、塑料、胶粘和焊点等轻质高强材料及复合连接接头建立大变形失效断裂预报方法及仿真模型。第三,基于动力电池多工况挤压试验,建立电池在外载荷作用下的材料失效、电压陡降与温度上升的响应特征关联性,提出用力学响应特征预测电池内部损伤起始和短路发生的判据,解决电池在机械滥用载荷下的短路预测问题,建立能准确预测电池变形响应的数值模型及碰撞安全评估方法,并应用于电池包和电动车的轻量化与碰撞安全性设计。  相似文献   
303.
ISO 13232作为摩托车安全保护装置评估的指导性系列标准,覆盖了摩托车和汽车之间可能发生的各种碰撞形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同时也对碰撞试验室的试验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  相似文献   
304.
针对GB 10000-1988《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中人体尺寸数据与当前人体尺寸存在巨大差异的现状,分析了基于RAMSIS软件开展中国人体尺寸预测的特点及弊端,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国人体尺寸变化规律的中国人体尺寸等效预测模型,并对比了所提出的等效预测模型与RAMSIS软件预测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测模型更符合现阶...  相似文献   
305.
林平 《交通与运输》2012,28(3):54-54
回归大自然、绿色出行是当代人崇尚的生活理念和行为准则。然而,徒步出行对于广大老弱病残者而言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国已研制成功许多种能够附设在人体外部的骨骼器。外骨骼器是能够提供对人体骨骼、肌肉、神经组织等生物器官进行外部  相似文献   
306.
介绍了一种基于投影和质心运动特征的人体行为识别算法。首先用带重叠的等长时间窗口将原始视频进行分割,用时间差分法检测图像运动部分;其次对二值化后的图像进行水平投影和垂直投影,每组投影特征用主成分分析提取主成分,然后对融合位置与速度向量进行识别;最后使用网上视频库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识别率和计算量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07.
唐阳 《铁道建筑技术》2024,(3):27-29+95
在我国电力系统领域中,对特高压输电系统的研究越来越重视。输电线周围区域的工频电场强度受输送的电压幅值影响,当幅值较大时,其产生的强电场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文中使用三维仿真软件建立输电线和人体仿真模型,对人体周围区域的工频电场强度和电流密度分布进行模拟仿真,分析其受输电线的影响规律;并依据相关限值标准,结合仿真得到的输电线路电场分布云图,提出了输电线路下的安全区域。  相似文献   
308.
DFL4181A1采用环绕式仪表台驾驶室。人体工程学设计,操控方便,大大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环绕式仪表台驾驶室按其结构大致可分为:驾驶员操控区。乘客座椅区和卧铺休息区。  相似文献   
309.
为弥补现有驾驶特征提取方法的不足,提高分心驾驶行为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将2D/3D人体姿态估计应用于驾驶人行为检测,提出一种适用于驾驶舱环境下的驾驶特征提取方法。首先通过将2D姿态估计网络Simple Baseline和分类网络ResNet进行融合,构建基于2D姿态估计的分心驾驶行为检测模型,并在分心驾驶数据集State Farm上分析不同数据增强方法、不同超参数、不同分类网络对模型性能的影响。其次,融合3D密集姿态估计网络DensePose与分类网络ResNet,构建基于3D姿态估计的分心驾驶行为检测模型。接着,在State Farm数据集上,针对模型的实时性和泛化能力,对比分析基于原始图像和基于2D/3D姿态的分心驾驶行为检测模型。最后,针对效果更优的基于2D姿态估计的分心驾驶行为检测模型,在分心驾驶数据集State Farm上,对使用不同姿态估计算法和分类网络的分心驾驶行为检测模型做了交叉试验,对比分析4个不同检测模型的优缺点。进一步地,将基于2D姿态估计的分心驾驶行为检测模型应用于实际采集的驾驶图片,对模型的泛化能力和有效性进行了测试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与基于原始图像的检测模型相比,基于2D和3D姿态的检测模型都能显著提高分心驾驶行为的检测准确率;基于3D姿态的检测模型在检测精度方面略优,但基于2D姿态的检测实时性更好,检测效率是基于3D姿态检测的4倍;在驾驶舱单一环境下,基于2D姿态估计的分心驾驶行为检测模型能够满足分心驾驶行为检测的需求,在分心驾驶行为检测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10.
鉴于目前国内车型设计开发现状,通常全新开发项目会选择一款优秀的技术标杆车型进行逆向开发,可理解为在成熟的现有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需测量标杆车驾驶员座椅H点位置,再根据座椅的调节范围对相关参数进行初步校核,最后确定出标杆车H点.通常拟合出的人体H点不在座椅舒适线上,那么如何在满足SAE标准的前提下,使人体坐姿无限接近座椅舒适线,成为研究方向,就此给出详细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