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175篇
综合类   40篇
水路运输   40篇
铁路运输   45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本文从分析发生事故的人机环这3个要素的关系入手,提出改善3要素之间接合面的方法和途径,来达到提高运输系统职工安全可靠性目的。  相似文献   
102.
103.
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机床设备,机床工业的发展对我国汽车工业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目前我国虽然是机床大国而非机床强国,存在的差距很多,其中机床的总体结构、人机操作界面的设计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4.
《都市快轨交通》2007,20(6):54-54
2007年11月10日下午4:28,地铁2号线新车首次在西直门站载客试运营。新车以蓝白色为主色调,扶手的材质选用磨砂钢,由于采用新的设计理念,运营时的噪声比一般车辆低10dB以上。新车在地板下采取了铝蜂窝设计,可以有效吸收噪声,而在铝蜂窝结构下方还安置有一层隔音毡,并在车轮设计上采取了最新的降噪措施,三管齐下使2号线新车运营的噪声比一般车辆低10dB以上。与现有轨道交通列车相比,新车座椅采用了较高的靠背,倾斜角度完全按照人机工程学设计。座椅的面料为进口材质,除了符合防火标准外,还可以避免利器如小刀等无意造成的划伤。  相似文献   
105.
以典型舰载指控设备的工程应用为背景,对造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要点进行了概述。并探讨人机工程学在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且给出部分实例。  相似文献   
106.
刘禄胜  胡清远 《专用汽车》2010,(6):60-61,64
防暴车是警察处置规模性暴乱、骚乱时使用的特种车辆,配置多种特种装备。为了使操作者能迅速、准确地操纵这些装备,减少或避免操作差错和事故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和战斗力,对人-机-环界面设计提出了不同于民用乘坐车辆的要求。因此,从人体感知与运动特性出发,结合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科学的应用人体测量数据,构造了良好的人-机-环界面。从车辆内部空间布局、控制台及操纵装置的设计、车辆内部照明等环节给出了设计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07.
地铁车辆内装设计人机工程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国外地铁车辆内装设计经验,提出我国地铁车辆内装设计中座椅和扶手设计尺寸的选取原则,并建立地铁车辆内装模型,应用人机工程学计算机仿真软件,对设计的车辆座椅和扶手进行了模拟分析,验证了选取原则的有效性,确定了其设计尺寸的合理范围,为今后我国地铁车辆的内装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8.
电动汽车的造型设计主要考虑使用对象、车的外观造型与尺寸、材料及加工工艺及色彩选用等方面;而设计中的人机分析则包括人体感官的界面设计分析、人体形态的界面设计、力特性的界面设计和人脑特性的界面设计等。总之,造型设计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关怀,更是心理上的抚慰与愉悦。  相似文献   
109.
戴权  倪安宁 《交通标准化》2009,(21):184-187
针对当前交通标志存在的问题,从人机工程学角度,介绍交通标志与驾驶员、车辆、道路环境构成的人机系统各要素内容:运用人机工程学图示模拟和感觉评价两种方法,对交通标志所处人机系统进行阐述,分析各要素特点及相互关系: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指出交通标志在设计与设置过程中应注意的人机因素。研究成果可为提高交通标志设计、设置的有效性.改善交通安全状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根据智能汽车技术发展特点和趋势提出了人机共驾的概念; 从切换的发起者、强制性与计划性三方面论述了人机共驾智能汽车控制权切换的分类方法, 分析了广义和狭义2种分类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从驾驶人的认知、驾驶负荷、反应力等方面剖析了人机共驾中人因的特性及其对控制权切换安全性的影响, 总结了控制权切换的试验研究方法和人机交互形式, 指出了控制权切换安全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分析结果表明: 人机共驾智能汽车的应用范围是L2~L3级自动驾驶, 特点是人与系统彼此协同完成动态的驾驶任务; 由系统主动发起、驾驶人被动接管的控制权切换情形与安全性更被业内关注; 驾驶人能有效地对当前驾驶状态进行认知和评估, 进而接管车辆操作, 并最终规避风险, 是保证控制权切换安全性的关键; 人因是影响控制权安全平稳切换的重要因素, 主要表现为认知水平偏低, 切换前后驾驶负荷阶跃式突变, 次任务的影响机理不明确, 反应力随切换场景的不同而差异显著等; 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还包括接管绩效的评价, 切换时机与人机交互方式的优化以及试验手段的提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