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51篇
综合类   48篇
水路运输   12篇
铁路运输   5篇
综合运输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刘红刚 《公路》2012,(8):180-184
代建制是国家投资体制改革中以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为主的新体制。目前这种体制的代建报酬在各省市呈发散式的发展模式,不利于项目代建制长远的发展规划与战略实施,导致在同一种体制下不同利益群体的博弈,加之该体制的现状服务报酬偏低,打击代建单位的积极性,不利于取费标准的统一,造成代建制发展的"瓶颈"。通过分析代建制服务报酬的国内现状,解析项目代建报酬现状发散模型,揭露代建费报酬结构与项目资金结构链模型的多元模糊关系,将代建报酬与项目资金结构链模型统一标准化。通过建立和分析代建服务报酬结构模型,论证取费模型的合理性、可行性,并引导代建费取费标准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尽早实现国内取费标准的统一。  相似文献   
62.
全国首个公开招标的基础工程“代建制”项目深盐二通道7月4日全线建成通车。由双向6车道拓宽为双向8至10车道的罗沙路拓宽改造工程也同时完工。  相似文献   
63.
黑龙江省公路建设项目“代建制”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在工程建设中推行“代建制”的背景进行了简要介绍,对推行“代建制”的范围进行了说明,对“代建制”单位应具备的条件进行了明析,对推行“代建制”的积极意义进行了阐述。针对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对公路建设推行“代建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当前实行公路工程“代建制”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代建制”实施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4.
代建制是国家重点推进的一个建设领域的体制创新。该文结合上海临港新城人工湖及滩涂圈围工程实例,介绍了推行代建制的一些约束条件,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5.
代建制在交通建设中是否完全适用的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文章分析研究了代建制的基本理论,交通行业推行代建制的现状和利弊,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对非交通工程推行代建制;对交通工程分类分步骤推行代建制;对交通项目代建公司的资质进行规制;尽快完善代建的政策和法规。对澄清代建制在交通建设中是否完全适用的问题及完善和推行代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代建制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芳海  王旭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32(10):185-186,188
工程项目管理分为多种模式,代建制是由项目出资人委托有相应资质的项目代建人,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设计、监理、施工等全过程进行管理,并按照建设项目工期和设计要求完成建设任务,直至项目竣工验收后交付使用人的项目建设管理模式。这里,我们对该项目管理模式的概念、特点、融资,以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7.
文章建立了公路代建项目风险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初步确定风险指标的权重,为了减少层次分析法的主观因素影响,引入聚类分析法确定专家权重系数,结合层次分析法所得的初始指标权重,得到风险指标的最终权重。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进行公路代建项目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68.
文章就公路建设传统模式及代建制模式下履约保函对比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9.
工程代建制下委托代理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工程代建制模式下业主、代建单位、承建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分别建立了业主与代建单位、代建单位与承建商的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合理的激励合同,旨在充分利用外部竞争机制和内部监控机制,促使代建单位和承建商努力工作,实现项目业主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70.
张中林 《交通标准化》2014,(2):94-95,98
结合我国现有的公路项目建设管理模式的利与弊.就公路项目管理模式“代建制”的出台背景、实施意义、必要性和特点进行详细阐述,并对代建制的实施前景做出重点分析,以有利于公路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