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92篇
  免费   189篇
公路运输   2116篇
综合类   1468篇
水路运输   705篇
铁路运输   4123篇
综合运输   369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380篇
  2013年   373篇
  2012年   532篇
  2011年   558篇
  2010年   490篇
  2009年   544篇
  2008年   657篇
  2007年   542篇
  2006年   517篇
  2005年   442篇
  2004年   363篇
  2003年   404篇
  2002年   298篇
  2001年   273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宁东顺 《西铁科技》2003,(1):11-11,46
通过对局测试车测量数据与现场实际测量数据的对比分析,分情况找出局测试车测量数据过大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92.
客货列车均对线路造成损伤,但因运行速度、轴重和运量不同,则对线路损伤的程度不同,所承担线路使用费不同。从工务维修角度出发,以对线路使用费有决定性作用的钢轨抽换成本和轨道状态维修成本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客货列车线路使用费分摊比例的工程模型,对我国铁路进行大量现场调研,并用所建立的工程模型对现场调研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我国客运货运分摊线路使用费的比例。  相似文献   
993.
大跨度混凝土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设计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立 《中国铁路》2004,(9):50-52
介绍大跨度混凝土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解决这些关键技术问题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措施,阐述开展大跨度混凝土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关键技术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94.
铁路光缆线路集中监测系统设计及优化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介绍了光缆线路集中监测系统的构成、功能及应用,并提出了将该系统与ASON(智能光网络)相结合进行优化的设想。  相似文献   
995.
曹广 《汽车与配件》2006,(26):13-13
品牌作为企业的象征、质量的保障.已成为中国客车企业必争的无形资产.获得一家大型权威品牌评审机构的认可和褒奖.更是众多走国际化路线的客车企业竞相追逐的目标。  相似文献   
996.
《车时代》2007,(6):121-121
一百二十年前.德国人戴姆勒将内燃机装在三轮车上.人们对这辆“丑小鸭”议论纷纷。然而,时至今日人们不得不承认汽车已威为”改变世界的工具”。  相似文献   
997.
文章从无缝线路温度应力与锁定轨温之间的关系入手,提出在应力放散过程中,如何应用这一关系准确确定无缝线路的锁定轨温,这对应力放散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唤明 《船艇》2007,(3B):40-42
品牌价值创新,就是在一定的成本范围内,在不断改进产品、服务的基础上,用新的品牌价值去满足顾客对原有产品或服务的更高价值目标的追求。 企业应通过对品牌特性定位创新、品牌差异化价值创新、品牌深度、广度和相关度的创新以及品牌管理与维护的创新等去推动品牌价值创新,达到品牌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的目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999.
垫碴板的研制及其在线路维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栋  周晶 《铁道建筑》1999,(10):15-16
介绍垫碴板的制作 ,使用方法及其在线路维修嗵降低劳动强度,提高 业率、提高线路质量的功作。  相似文献   
1000.
经1998年10月全面提速,我局沪宁线线路最高允许速度已由原来的120km/h提高至160km/h,其他线路允许速度均有较大幅度提高,这给工务部门带来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同时更给轨道的动态检测、“轨控”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