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46篇
  免费   380篇
公路运输   4139篇
综合类   2507篇
水路运输   3756篇
铁路运输   2544篇
综合运输   180篇
  2024年   124篇
  2023年   468篇
  2022年   413篇
  2021年   683篇
  2020年   629篇
  2019年   501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292篇
  2016年   321篇
  2015年   463篇
  2014年   635篇
  2013年   632篇
  2012年   720篇
  2011年   804篇
  2010年   727篇
  2009年   716篇
  2008年   860篇
  2007年   715篇
  2006年   565篇
  2005年   449篇
  2004年   414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333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交通管理监视器的视频电路,受通频带限制导致图像轮廓模糊、清晰度下降,通常需要采用双微分视频补偿.以一种具体的双微分视频补偿电路为例,分析了两次微分的补偿过程,用电路理论对元件的取值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功能强大的Electronics Workbench软件进行了仿真实验论证.  相似文献   
102.
张建龙  李硕  贺寒辉 《交通科技》2006,(6):76-77,81
高速公路的改扩建约束条件较多,研究和制定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期间交通保障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文中简述了交通仿真的基本概念,并以仿真软件TSIS中的FRESIM模型建立连霍高速公路(郑州段)交通仿真模型,分析研究连霍高速公路(郑州段)加宽扩建施工中的最合适限制车速。  相似文献   
103.
铁路选线三维联动可视化CAD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英国的MOSS、美国的InRail与InRoad、德国的CARD/1等选线软件及澳大利亚旷达线路三维优化规划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了具有实时平纵横三维联动和动态仿真可视化的计算机辅助选线系统。介绍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关键技术:快速整体构建数字地面模型算法,夹点驱动平纵断面设计参数与平纵横实时三维联动显示,线路三维可视化与虚拟场景仿真。在武广、郑西客运专线勘测设计中,该系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客运专线选线设计必不可少的设计平台。  相似文献   
104.
根据机车空调电源的特点,设计了满足机车空调电源应用要求的逆变器控制系统,包括逆变器电路组成、工作原理、控制系统硬件及软件等,突出了系统变频运行、智能控制等特点.设计方案得到了试验证实,设计样机满足运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5.
阐述了最新研制开发的船舶电站物理仿真实验装置的仿真原理,分析并排除了该装置调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故障,为电站操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王晓林  刘良 《舰船电子工程》2005,25(1):89-90,126
首先论述了导弹旅电子化指挥系统中无线通信的重要性以及无线通信仿真的必要性,给出了几种典型的无线通信的模型,提出了一种信道仿真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7.
基于红外搜索系统的被动测距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搜索系统是一种被动探测系统,量测数据中无目标的距离量;而评判来袭目标的威胁程度离不开其距离量。介绍了基于红外搜索系统的被动测距技术测量目标距离的算法、原理框图以及仿真试验与结果。  相似文献   
108.
介绍了快速客车三阀(高度阀、差压阀、空重车阀)一杆(高度阀调整杆)仿真试验台的主要技术指标、功能特点、工作原理及软硬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9.
马大炜 《铁道车辆》1999,37(2):11-15
介绍了重载列车仿真研究的基本方法,程序组成,实际应用和各种具体的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10.
基于动车组车体实际结构,构建了高速动车组升弓过程的电路分析模型,解析了过电压在各车体上的传播及折反射特性,在现场开展了试验测试,理论结果与实测结果波形基本一致,过电压幅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