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0篇
  免费   254篇
公路运输   1831篇
综合类   747篇
水路运输   994篇
铁路运输   1017篇
综合运输   215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直接拉伸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重点研究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在单轴直接拉伸荷载下的力学性能和纤维混凝土的单轴拉伸应力变形全曲线。提出单轴拉伸相对应力裂缝宽度曲线的理论方程式。由单轴拉伸全曲线得到了纤维混凝土的应力裂缝宽度曲线、断裂能及特征长度等。试验发现:当纤维体积掺量为0 14%时,纤维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比基准混凝土提高20%,极限拉伸应变提高49%,断裂能提高68%,临界断裂时的最大裂缝宽度增加55%。聚丙烯纤维具有良好的阻裂性能,增强了硬化混凝土的能量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92.
介绍了国外军用轻型全地形车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轻型全地形车的性能特点和关键技术,对其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93.
简要说明了客车全承载车身技术的重要性和全承载车身的优越性;阐述了全承载车身的发展历程和在我国的应用现状,最后详细说明了全承载车身结构的特点及优点,使我们对于全承载车身结构技术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94.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6):101-101
由徐工科技路面公司和德国MOBA公司共同研究开发的世界上第一台具有找平一体化先进控制技术的“全数字控制”沥青渔凝土摊铺机诞生,现已小批量投放市场试用。“全数字控制”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在控制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机成功推向市场后,将打破摊铺机核心技术由国外垄断的局面,从而大大提升徐工摊铺机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95.
楚雄 《中国自行车》2005,(12):50-50
随着电动自行车生产技术不断发展,各种与电动自行车配套的专用控制器,其技术含金量也随之不断上升,东南大学无锡应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不久前强势推出的一款称之为“电子防盗型”全数字化智能无刷系列控制器,就是其中一个典例。  相似文献   
96.
以X桥180m自锚式桁吊组合全焊钢结构桥的施工为对象,对其施工平台的搭建、钢箱梁的分段焊接、上部桁架结构的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进行介绍,从中总结现场安装技术,为今后相关桥梁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2):114-115
主要讨论了不良地质地段大断面隧道施工采用新奥法施工的相关问题,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其新奥法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简单分析。对相关工作人员而言,为保证相关措施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需要充分结合本次工程的质量控制要求,加深对新奥法施工的认识,以获得更好的隧道施工质量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8.
在河流中建设水闸、船闸,其围堰工程是保证主体工程安全干施工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结合某水闸工程设计,针对围堰设计遇到的地质和环境条件复杂、施工场地狭窄、施工期不断流等难题,开展围堰总体布置、纵横向围堰结构设计、支护围堰结构设计、围堰止水墙设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研究。采用研究成果设计的方案不仅可以减少围堰工程量、节约工期,而且能确保项目顺利安全实施。  相似文献   
99.
以贵阳市地铁2号线阳明祠车站为背景,采用室内模型试验模拟大断面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隧道塌方破坏过程,明确施工期间大断面隧道塌方破坏过程机制,对比分析围岩和路面的变形。结果表明:通过围岩重力作用模拟隧道施工过程中塌方过程,与实际塌方过程基本吻合,弥补了常规加载破坏的不足;围岩渐进破坏过程表现为裂隙出现-裂隙发展-裂隙贯通-围岩塌方,支护渐进破坏过程表现为变形缓慢增加-变形快速增加-裂缝快速发展-支护破坏;围岩渐进破坏与支护渐进破坏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当支护变形大幅增加时,应增加支护强度,同时还应及时注浆、打设长锚杆,以减缓围岩裂隙发展,阻断围岩渐进破坏过程。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