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639篇
综合类   71篇
水路运输   187篇
铁路运输   160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65年   5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2.
就新辟航线首制船“汉亚直达”集装箱船的低硫柴油系统,叙述了船舶低硫柴油系统的设计经验,从当前国内外对船用燃油硫含量的要求、应对方案到船舶低硫柴油冷却方式选择、低硫柴油冷却系统设计、高/低硫柴油转换、使用低硫柴油风险分析及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叙述,为业内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以混合动力机车冷却间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ANSYS-FLUENT对冷却间内部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空气滤清器,通风机和冷却风扇处空气流量以及散热器的通风冷却情况,提出对散热器风扇总成的结构优化方案.经过对比计算结果并分析两种方案可知,改进方案能够在相同条件下达到设计要求,并同时有效降低散热器的温度,缓解初始方案中通风死区的影响以及散热器温度集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34.
针对船舶电气设备体积大、功耗高、散热差、噪音高等问题,将气液交换器、液冷板、热管等应用到船舶电气设备高效冷却系统中。对该系统的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建立电气设备本体、高效冷却系统和监控与保护装置之间的关系,提出船舶电气设备高效冷却方案。在联调试验和船舶电气设备上对该高效冷却方案进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提高船舶电气设备的功率密度、稳定性、冷却效率及噪音水平。  相似文献   
35.
根据一汽大众速腾轿车的车辆特性,利用电脑检测故障,对故障总成部件进行拆卸,分析故障产生原因,采用科学简单的低成本办法解决故障。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以某型船用高温风机电机为研究对象,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和数值传热学手段研究其通风冷却系统,对该船用高温风机电机通风冷却风道的流场与电机外壳表面的温度场开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得到了通风冷却风道的流场分布和电机外壳表面的温度场分布,并对电机外壳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数值模拟结果可以为电机通风冷却系统的合理设计和安全可靠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本文以3 MW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为例进行温度场计算分析,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别对3 MW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额定工况及试验工况的温度场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一致,永磁发电机温升满足考核要求。同时计算分析了冷却水流量及冷却管排布位置对温升的影响,并提出后续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8.
针对皮带轮批量开裂故障。通过有限元强度分析,发现最大主应力超过材料屈服强度,导致皮带轮开裂失效。通过工作载荷DOE分析,发现螺栓预紧力是主要载荷,螺栓直径不是越大越好,直径大的螺栓造成预紧力过大。通过结构设计参数DOE分析,发现皮带轮安装支座法兰直径和皮带轮壁厚是主要结构设计优化参数。更改螺栓规格及数量、增大法兰直径、皮带轮壁厚改为4 mm的优化方案实施后,最大主应力下降79%,成功解决皮带轮开裂问题。  相似文献   
39.
此文主要是对新型WARTSILA 4L20副机的低温冷却水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温度控制进行介绍,结合在实际管理所遇到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旨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0.
针对液冷型动力电池包冷却结构多因素参数化研究,搭建电芯电-热耦合仿真模型,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了电芯仿真计算的有效性。对显著影响液冷型电池包性能的冷却液流速、冷却液温度及冷管宽度和高度4个关键参数进行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计算,基于正交模型的模糊灰色关联分析法探究四因素对电池模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的影响权重。结果显示:对于电池模组最高温度,冷却液的温度对其影响最大,冷却液流速次之,冷却管道宽度影响最小;而对于电池模组最大温差,冷却液流速对其影响最大。通过结果分析得到优化组合方案,计算得到优化方案能使得电池组最高温度下降到32.8℃,最大温差控制在3.3℃内,冷却性能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