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1篇 |
免费 | 5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499篇 |
综合类 | 138篇 |
水路运输 | 400篇 |
铁路运输 | 520篇 |
综合运输 | 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45篇 |
2022年 | 64篇 |
2021年 | 61篇 |
2020年 | 59篇 |
2019年 | 46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45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46篇 |
2014年 | 59篇 |
2013年 | 56篇 |
2012年 | 65篇 |
2011年 | 79篇 |
2010年 | 55篇 |
2009年 | 82篇 |
2008年 | 75篇 |
2007年 | 50篇 |
2006年 | 60篇 |
2005年 | 51篇 |
2004年 | 60篇 |
2003年 | 77篇 |
2002年 | 63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将汽车乘坐室简化为一封闭的矩形空腔,搭建了一个在作为矩形空腔的一个面的弹性智能板上装有压电分流阻尼装置的振动控制实验模型。针对弹性板第1阶模态,以压电元件存储电能最大化为目标,对压电元件粘贴位置进行了布局优化。为模拟车内噪声的不同来源和传播途径,分别进行了力锤、扬声器和激振器3种激励下压电分流阻尼的减振降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压电分流阻尼控制后在1阶模态频率处的智能板频响函数幅值和空腔内声压幅值均有降低。本研究为车内低频噪声的控制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3.
李光明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3,30(3)
通过对冲击压路机轮轴减振系统进行数学分析,从冲击响应理论的角度研究减振系统的动态特性,并提出设计新思路,为技术研究和产品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4.
针对目前长索的振动控制及斜拉索的面外振动控制减振效果不理想的现状,提出一种新的减振方法——斜拉索-阻尼器系统空间布置减振方法。该方法为每3根斜拉索1组,按三角形空间布置,两两连接阻尼器,阻尼器安装方便,可对每一根斜拉索实现任意方向上的振动控制。为验证其减振效果采用零阶优化法对斜拉索参数进行设计,并建立斜拉索-阻尼器体系算例模型,与原索模型、无索间连接的三索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斜拉索-阻尼器系统的三索空间布置,斜拉索的振动幅度、振动频率均受到显著抑制,对斜拉索面内外振动可给予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5.
以某空间曲梁景观步行桥为例,介绍人行桥人致激励振动分析方法及减振设计方案。首先阐述了人行荷载产生的机理和简化力学模型,给出了人行桥振动舒适性评价指标;其次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了该景观步行桥在不同人行荷载工况下的人致振动响应,并根据舒适性评价指标进行人行桥舒适性评估;最后根据评估结果并考虑到实际结构的不确定性以及该桥的重要性,对该桥进行基于调频质量阻尼器(TMD)的减振预案设计。计算结果表明,经过减振设计之后,该桥主梁的加速度峰值大幅下降,将不会出现超过人行舒适性的人致振动。 相似文献
156.
减振柱(又称柄管或内管),是摩托车前减震器 关键件之一。除了力学性能和形位尺寸外,其表面 质量对减震器使用寿命及内摩擦力有直接影响。随 着摩托车整车质量的提高,对减震器性能的要求也 越来越高,尤其在为欧洲厂家供货后认识到,国外 减振柱表面要求多为Ra 0.10,并通过控制圆度、圆 相似文献
157.
158.
159.
ADS可调式减振系统英文全称是"Adaptive Damping System",汉意是"可调式减振系统"。这套系统可依据各人的爱好、路面的状况及使用的条件,由驾驶员来调整减振器的软硬度,以适合不同的需求。例如驾驶员想享受驾驭的乐趣时,可选择较硬的模式享受跑 相似文献
160.
我部一辆BJ2020型吉普车,在平坦道路上空载行驶时发动机工作正常。但满载上坡时发动机无力,温度升高,排气管处发出"突突"声,散热器加水口有翻水及冒气泡现象。检查发现各缸压力正常,油电路正常,冷却水足够。拆下缸盖发现气缸垫局部有未被压紧的痕迹,经分析是由于缸垫局部未被压紧,必然会导致气缸之间、气缸与水套之间出现漏气现象。在平坦道路上空载行驶时节气门开度一般较小,因此缸内进气量较小。在发动机无负荷的情况下加大节气门开度时,由于发动机转速较高,混合气来不及充满气缸,充气量较少,爆发时力量也不大,所以此时气缸垫的漏气不易出现。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