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8篇
  免费   282篇
公路运输   654篇
综合类   1041篇
水路运输   649篇
铁路运输   4783篇
综合运输   113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54篇
  2022年   269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363篇
  2012年   372篇
  2011年   489篇
  2010年   473篇
  2009年   420篇
  2008年   532篇
  2007年   368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在哈大高铁施工第Ⅰ和第Ⅲ标段线路的直线段和曲线段上,选择24块砂浆灌注施工已完成1~3个月,但尚未铺轨的CRTSⅠ型轨道板,对其高程及与砂浆垫层间离缝进行24 h全天跟踪测试,研究温度变化对轨道板温度翘曲变形及与砂浆垫层间离缝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轨道板的表面温差变化幅度大于环境温差的变化幅度;当轨道板表面温度达到最高时,轨道板高程的变化量、轨道板与砂浆垫层间的离缝最小,反之最大;轨道板高程的变化幅度大于轨道板与砂浆垫层间离缝的变化幅度;轨道板4个端角处的高程及离缝的变化幅度大于轨道板其他各处;曲线段上轨道板高程及轨道板与砂浆垫层间离缝的变化幅度大于直线段上的变化幅度.  相似文献   
102.
为研究“房桥合一”轨道层结构车致振动特性与传播规律,选择天津西站轨道层结构,测试客、货列车通过时的轨道层结构振动加速度响应.16种工况共128组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列车低速通过时,“房桥合一”轨道层结构的加速度振级范围为83~113 dB;同一测点在相同振源距离、相同车型下,其振级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车速和车型下,测点的振级随距振源距离的增加而呈非线性减小,减小程度随距振源距离增加而降低.车速对“房桥合一”轨道层结构的主要车致振动响应频率的影响不大;距振源越近,频谱峰值越大;车速越高,频谱峰值越大.客、货列车对“房桥合一”轨道层结构的激振频率不同;货车对结构有低频激励影响,且高频激振不稳定;客车高频激励较为稳定.采用点振源函数拟合“房桥合一”轨道层结构的车致振动响应,获得了可以表征“房桥合一”轨道层结构车致振动传播规律的振动衰减曲线.  相似文献   
103.
重点针对淮河特大桥主桥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关键技术进行探讨,介绍了底座板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要点和施工关键技术控制措施,对施工中底座板几何尺寸、外观质量控制及剪力钉的安装、钢板连接器控制及混凝土养护工艺等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4.
结合津秦客运专线CRTSⅡ无砟轨道先导段底座板的施工,介绍CRTSⅡ无砟轨道的结构组成,以及防水层的喷涂、剪力钉的安装、滑动层的铺设、混凝土垫块的设置、模板支护、钢筋工程、混凝土浇筑与养护、底座板的纵连等一系列施工工序。该施工技术确保了施工质量和工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5.
CRTSⅡ型无砟轨道板打磨技术体系由打磨软件统领,包括生产管理、磨床控制、打磨操作、激光测量、雕刻5个子系统技术。通过对打磨技术体系的研究,尤其是对五轴机床联动技术、数控机床、磨刀技术、模腔循环技术等打磨技术体系关键技术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建立自主的无砟轨道技术体系是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必经之路。通过石武客专、京沪高速铁路的使用和验证,表明自主系统比国外系统有更强的适应性,填补了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106.
根据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特性,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 ANSYS 建立有限元梁板模型,并在成灌线上的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冒浆区段进行了现场试验.在轨枕、轨道板质量和扣件、支承层刚度不变情况下,研究自密实混凝土冒浆状态下各轨道部件的垂向位移及垂向加速度,为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针对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主要技术标准及线路特点,提出了适用于城际轨道交通的曲线超高设计技术条件。结合在建穗莞深、佛肇、莞惠三条城际轨道的运行速度和距离曲线,对三条线路无砟轨道曲线超高进行设计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三条线路的欠超高、过超高、欠超高与过超高之和以及超高时变率等限制条件均满足要求,有利于内外两股钢轨均匀受力及钢轨磨耗均等,满足旅客舒适性要求。超高设置是合理的,可为其它城际轨道线的曲线超高设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8.
为进一步明确无砟轨道部件伤损对轨道结构受力和行车安全的影响,需要对典型病害类型展开现场动力学试验。本次现场试验主要针对框架板式轨道CA砂浆伤损进行动力测试试验,从而分析CA砂浆伤损(碎裂、掉块等)修复前后钢轨及轨道板的动力学响应,评估CA砂浆伤损对轨道结构受力和行车安全的影响,以及针对现场CA砂浆碎裂等病害的现有修复技术加以评估。  相似文献   
109.
分析了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的特点,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结构的设计原则,并针对不同的轨道结构(钢轨、扣件、道床结构)进行了选型比较,同时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轨道结构减振降噪技术做了综合论述,为轨道结构选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庄桥站旅客地道为临近既有线软土深基坑工程,面临列车动载大、软土侧压力大、土体渗流明显等基坑危害.通过优化设计,解决基坑支护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矛盾.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实时监测、变形预警和信息化施工等手段确保方案落实,减少动载振动影响和开挖时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