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3篇
  免费   56篇
公路运输   600篇
综合类   536篇
水路运输   294篇
铁路运输   334篇
综合运输   2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ABB公司的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金栋 《车用发动机》1998,(4):22-23,43
介绍了ABB公司最新推出的TPS系列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采用的可变喷嘴环技术和0间隙设计技术等;采用最优的材料组合,提高增压器的可靠性。经试验验证,该系列增压器可以降低柴油机油耗,改善排放。  相似文献   
32.
考虑平,纵,横三方面关系的横向加速度变化率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横向加速度的变化是平,纵,横三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建立了横向加速度变化率与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作为路线各几何元素和舒适性的评价指标。据此对传统公路路线几何元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3.
超大跨度斜拉桥施工过程力学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斜拉桥结构效应在施工过程中具有典型的时空变化特性,但目前对效应的时程特性及时空包络关注较少。建立精细的几何非线性分析模型,分析主跨1088m的苏通大桥施工过程力学行为,包括施工阶段效应增量、效应时程、效应包络及恒载效应。研究结果有助于结构设计和施工控制。  相似文献   
34.
本文以非均匀有理B样条基函数作为参数体属性,并结合非均匀控制点网格,建立了适用于船体几何的NFFD变形技术。重点阐述了NFFD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变形规则,并以矩阵表示方法为基础构建了数学模型。研究了控制点数量和分布对变形结果的影响,增加了控制点变形几何的能力并获得了更大的设计空间。最后,以某CNG运输船为例完成了球鼻艏、船艏和船艉部分几何的自动变形。本文的工作为船型优化提供了良好的变形工具。  相似文献   
35.
书讯     
《船舶》2012,(2):34
正《游艇》2011年编写完成的《游艇》一书,全方位地从游艇的发展经历、游艇经济和文化,到游艇分类、各种名词解释、游艇的材质和制造工艺、艇体的几何形状和性能、艇体构造、动力装置和推进方式的选择依据、电气设备和导航仪表、舱室布置和舾装设备等,均作了细致的介绍。  相似文献   
36.
为了提高舰船水上纵向运动的控制精度,提出一种舰船水上纵向运动的非线性数学控制模型。首先对舰船水上纵向运动非线性控制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然后采用多种模型分别对舰船水上纵向运动非线性控制进行预测,得到预测结果并确定各种模型的权值,利用证据理论确定出最优权值,最后对这些模型舰船水上纵向运动非线性控制预测结果进行加权,得到舰船水上纵向运动非线性控制精度。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模型不仅克服了当前舰船水上纵向运动非线性数学控制模型的缺陷,提高了舰船水上纵向运动的控制精度,而且舰船水上纵向运动的控制误差小于其他舰船水上纵向运动非线性数学控制模型,可以满足舰船水上纵向运动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37.
疲劳设计在船舶安全、船舶维护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建立船舶疲劳设计的P-S-N曲线的双加权最小二乘法。首先利用成组疲劳试验数据,导出数据分布p分位点及其置信区间,并完成首次加权拟合;然后再利用疲劳强度数据,完成第二次加权拟合;最后得到任意可靠度下的P-S-N曲线。  相似文献   
38.
为了总结面向智能车辆的现役道路设施行驶适应性,即现役道路基础设施承载智能车辆行驶的适宜程度,阐述自主智能驾驶定义与驾驶自动化等级分类,在此基础上剖析不同等级间的人机功能差异,并分别从感知层、感知-决策层、决策-控制层探讨与道路设计要素相关联的人机功能差异,通过归纳总结智能车辆与道路几何要素、路面性能及其他道路要素(如道路标线)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从道路工程角度及其他道路要素方面回顾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车辆,配置高等级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车辆对现役道路设施行驶适应性最高,主动安全系统次之,而驾驶辅助及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适应性不足。而目前研究主要问题包括:难以归纳、标定不同驾驶自动化等级间的人机功能差异及其对于道路设计参数的需求设计值;测试道路场景条件过于理想,考虑的驾驶自动化等级单一,试验规模和样本有限;道路几何、路面性能以及道路标志、标线等道路要素与智能车辆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不足,缺乏与不同道路场景相匹配的智能车辆驾驶特征数据的获取手段。因此建议:重视并推动与道路设计要素相关联的关键人机功能差异指标信息共享;联合高保真且可交互的道路场景、高精度感知传感器物理模型、车辆动力学模型及微观交通流模型,利用测试场景自动化生成、极限工况场景搜寻与泛化等技术开展智能驾驶虚拟测试,突破现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探索反映不同等级智能车辆的道路行驶适应性特征指标与评价标准,精准、有效地评估预测复杂道路场景及不利道路条件下的行驶适应性。  相似文献   
39.
恒定束宽换能器(CBT)阵列可以在宽频带范围内采用不随频率变化的简单阵元权重实现恒定束宽的波束特性。传统的方法通常低估了CBT阵列的工作频率上限,因此分析了各种类型的CBT阵列的工作频率上限。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CBT阵列的工作频率上限,结果表明延时直线形CBT阵列的工作频率上限可由阵列理论得到,而圆弧形CBT阵列的工作频率上限较为复杂。其次,采用数值方法分析了圆弧形CBT阵列的工作频率上限,并给出了具体的拟合公式。最后,讨论了二维CBT阵列的工作频率上限,以及不同条件对CBT阵列工作频率上限的影响。结果表明,圆弧形CBT阵列、球面CBT阵列和柱面CBT阵列的工作频率上限大于由阵列理论得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40.
《重庆市城镇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规范》(DBJ 50/T178—2014)于2014年5月1日起施行,用以规范指导重庆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工作。《规范》编制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公交优先,规划、设计、管理一体化的指导原则。《规范》的创新之处包括:根据建成区环境和地形特征执行有差异的设计标准以适应实地环境、避免过度建设;明确平面交叉口选型的考虑因素和选型办法;细化交叉口视距三角形停车视距等。此外,《规范》还详细规定了设计车型、行人过街设施、路缘石转弯半径、无障碍过街设施、公交站台长度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