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24篇
综合类   23篇
水路运输   8篇
铁路运输   42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92.
热释发光在长余辉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机理和实验两方面论述了热释光谱是长余辉材料研究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并通过测量热释光谱对长余辉材料中的陷阱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得到了陷阱深度可决定余辉长短的结论。  相似文献   
93.
特长超深隧道涌水量预测的镜象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特长隧道的埋深常达到百米甚至千米以上,成为特长超深隧道。本文根据这类隧道在含水层中的埋置深度大、初期涌水以弹性释水为主及围岩渗透系数深度增加而递减等特点,将隧道概化为补给边界附近井,并通过镜象法得出了隧道最大涌水量的计算模型。适当简化后,该模型与现有的部分模型相吻合。  相似文献   
94.
通过对渝怀线金洞隧道进行地层岩组,地质构造、岩深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判释、评价了隧道所经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为隧道围岩分类和岩溶涌水量预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5.
水系为泥石流发育之环境及其运动之通道;植被的发育程度又与生态平衡及山体稳定密切相关。水系及植被的分布和发育情况与泥石流的分布和发育情况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本文通过对成昆铁路北段的卫片判释,仅就这一宏观规律加以阐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96.
光电编码器抗干扰防振动电路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光电编码器在受到电磁干扰和机械振动的情况下,测量电路产生误计数的原因和机理。给出克服干扰和机械振动的方法和实用电路。  相似文献   
97.
山区高速公路绿化生态效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高速公路绿化所产生的生态效益,选取水土保持、固碳释氧、净化空气3个指标,通过文献调研和公式推导,提出生态效益评估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贵州省思遵高速公路绿化的生态效益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思遵高速公路绿化创造了较可观的生态价值;在绿化实施5.17年后,累计产生的生态效益能够与绿化工程建安费持平。  相似文献   
98.
对特长隧道穿越的地质突变、岩爆、地下水资源等地质敏感地带,以“多尺度预报、综合判析”为指导原则,根据地质条件、技术条件、施工状况,合理地选采用地质预报方法,采用物探与地质相结合,合理地采取多参数或多种仪器类型组合的多方法结合,长短结合的多尺度(长、短、面、超前)探测,结合洞内外探测成果,进行综合判析地质工程特性,加强对隧道敏感地带地质预报的判读和分析,合理确定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案;总结了地质判析原则和不同地质预报目标的要素,可作为长大隧道动态控制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
匡野 《路基工程》2013,(5):73-76
首次采用逐类组合支持向量机(TCSVM)方法,用于解决边坡稳定性预测的问题。模型是先用支持向量分类机(SVC)对边坡状态进行判识,然后用支持向量回归机(SVR)建立边坡安全系数预测模型,再用建好的模型对未知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判别和安全性系数预测。利用模型对71个边坡实例中的61个进行学习,10个进行检验。结果表明:TCSVM对边坡安全系数的预测结果均优于SVM和PCA-SVM。表明逐类组合支持向量机方法提高了安全性系数预测的准确率,对边坡稳定性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广甘高速公路路线穿越了川西龙门山断裂带的后、中、前三大断裂带,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岩性囊括了所有三大岩类,其中K21~K25段为构造条件极其复杂的杨家山山脉,穿越两大褶皱和多条断裂构造,岩性为震旦系~志留系碳酸盐、千枚岩、板岩等变质岩,实际工作中该隧道进行了大量的地质调绘,对具有代表性的构造形式、构造现象和结构面等进行了分析,并根据钻探结果予以校正,基本弄清了该隧道区的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情况,为设计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