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61篇 |
免费 | 193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681篇 |
综合类 | 1279篇 |
水路运输 | 1077篇 |
铁路运输 | 638篇 |
综合运输 | 1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6篇 |
2023年 | 91篇 |
2022年 | 95篇 |
2021年 | 145篇 |
2020年 | 115篇 |
2019年 | 76篇 |
2018年 | 42篇 |
2017年 | 74篇 |
2016年 | 84篇 |
2015年 | 130篇 |
2014年 | 227篇 |
2013年 | 208篇 |
2012年 | 213篇 |
2011年 | 215篇 |
2010年 | 261篇 |
2009年 | 285篇 |
2008年 | 291篇 |
2007年 | 285篇 |
2006年 | 324篇 |
2005年 | 309篇 |
2004年 | 228篇 |
2003年 | 257篇 |
2002年 | 178篇 |
2001年 | 181篇 |
2000年 | 117篇 |
1999年 | 68篇 |
1998年 | 52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37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8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无级变速器油,又称牵引油。在无级变速器传递动力元件接触区内,润滑油膜承受高压、高剪切应变率,同时,还由于受到剪切而发热,因而对油品有许多特殊要求。较好的牵引系数。无级变速器的牵引系数是传递动力元件所传递的切向力与作用在牵引元件上的法向力(垂直于物体接触面的力)的比值,它与滑移率(△v/v),即滑移(△v)与滚动速度(v)的比值有关,在速度差小于滚动速度的1%,即滑移率小于1%时,牵引系数与滑移成 相似文献
332.
某高速公路运营达10余年,仍有一定数量的桥台软基继续沉降,笔者通过对软基段的连续跟踪监测,结合软基处理措施及地质资料进行分析,并选择5处桥台软基进行勘察及原位测试,分析软土排水固结前后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情况,探讨引起桥台跳车的原因。 相似文献
333.
桥头跳车是道路工程中常见病害,在软土地基条件下设计等级不高的国省道尤为严重。传统的逐年加铺或开膛破肚的维修方式难以满足运营条件下国省道快速、经济、可靠的养护要求。本工法处理桥头跳车,施工简便、早期强度高,开放交通早,施工工期短优点,是处理桥头跳车有效手段,值得推扩。 相似文献
334.
335.
336.
径向基函数网络在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对处理非线性映射问题有较好适应性的特点,开发了基于径向基函数网络的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交通量、温度、面层厚度、PCI指标等10个参数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选择一定的样本数据进行了网络训练,并将训练好的网络模型的输出值与测试值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径向基函数网络模型弥补了传统评价模型的狭隘性、单一性等缺点,更真实地反映了路面工作性能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本构关系,且预估精度能够很好地满足工程实际要求,具有良好的推广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37.
338.
将属性识别理论应用于公路软基处理方案的综合评价,建立了基于客观性权重的评价模型,避免了主观确定权重的随意性,得到的结果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保证了软基处理方案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计算简便,评价结果合理,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9.
利用袋装砂井长度是砂井地基固结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软基处理中处理区与下卧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深厚软土地基固结度的计算方法进行合理改进,推导出计算固结度时砂井底面孔压不相连续的计算关系式,并从深厚软基中非理想因素、砂井长度方面对固结度的影响进行论述。结果表明,固结度随砂井长度的增加呈抛物线趋势先升后降。同时,从砂井长度对砂井处理费用的影响上进行定量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呈正相关性,因而,从理论上论证了袋装砂井最优长度的客观存在。通过某试验段工程实例,利用砂井深度与固结度增加百分比和投资效益比关系,结合总施工工期对固结度的要求、施工条件等对袋装砂井最优长度的确定方法进行研究,确定了最优砂井深度,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最优砂井深度为h0=22 m,利用沉降观测数据分析,比原设计的h=25 m砂井更为经济、合理,处理效果也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40.
在介绍粉喷桩的工作机理的基础上,说明了粉喷桩施工的适用性条件,提出在软基施工中必须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做好室内配比及现场工艺试验,加强喷粉施工技术的管理监督,把好桩位测量放样及各道工序的检查关,还须对施工好的现场桩体进行最终检测,以对粉喷桩施工质量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判断及评定. 相似文献